第63章 改良粮种

湖广巡抚衙门内的烛火摇曳,精心编织的围剿之网正悄然撒开。

而在数百里之遥的成都,被明廷视为心腹大患的张行,案头公文堆积如山。

川北、川东前线的压力,内部建设的迫切,像两股无形的绳索,紧紧缠绕着这位新生政权的掌舵者。

“大王,林主事求见。”亲卫在门外低声禀报。

“进。”

一个身形精干、面容沉静,穿着普通商贾服饰的青年快步走了进来,正是负责情报与特殊行动的听风主事林胜文。

“大王,属下汇报有关湖广、云贵购粮进展。”

张行放下手中一份关于地方农事安排的呈文,目光锐利地看向他:“说。”

“阻力极大。”林胜文言简意赅,“湖广及云贵防范甚严,长江水道及各主要关隘,增兵设卡,盘查过往船只货物,尤重粮秣。

我部尝试多条隐秘水道及小路,成功运入量不足计划两成,损耗不小。

云贵方面,”他微微摇头,“土司坐地起价,明廷官吏监控严密。已有两次交易险遭暴露,折损人手。

现仅能依靠少数可靠本地小商号,化整为零,零星渗透,数量有限,风险不减。”

张行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结果虽在预料之中,但亲耳听闻,心头的紧迫感又添一分。

““不必强求大宗交易以及快速运输,只要能安稳运进川内即可,不要舍不得银子,用银子开路,砸也要砸出一条通天道!另外,嘱咐行事的兄弟们,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

“微臣明白,我会叮嘱他们的!”林胜武躬身退下。

处理完几份关于水利和军粮转运的急件后,张行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将纷繁的政务暂时搁置。

他抬起头,看向一直安静侍立在一旁,翻阅着几卷泛黄书册的徐怀瑾。

“徐先生,久等了。”张行的声音温和了些许。

徐怀瑾放下书卷,拱手道:“大王日理万机,下官稍候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