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观察着父亲的脸色,继续加码:“对于我察哈尔部的勇士,愿意从军者,可编入八旗蒙古,享有与八旗满洲同等的粮饷和赏赐。
不愿从军者,也可在划定的牧场上安心放牧,受大清律法保护,免受其他部落侵扰。
清廷还会提供一批粮食、布匹和盐铁,帮助我们渡过眼前的难关。至于孩儿我,”他顿了顿,“清廷承诺,待父汗百年之后,由我承袭察哈尔亲王爵位,继续统领部众。”
这些条件,相较于历史上皇太极对投降蒙古部落的实际安排,无疑要优厚得多,显然是清廷为了尽快稳住西线,全力对付大夏而开出的高价。
额哲见父亲陷入沉思,趁热打铁道:“父汗,我私下接触清廷使者一事,本应是绝密,但大夏却不知通过何种渠道探知,其情报能力如此可怕,野心昭然若揭!
他们现在势弱,需要借助我们的力量对抗大清,故而百般拉拢,许以重利。
但汉人狡诈多变,历来对草原部落缺乏真正的信任。
一旦他们从我们这里得到了足够的战马,实力壮大,或者觉得我们失去了利用价值,您觉得他们还会像现在这样对待我们吗?届时我们恐怕下场堪忧!
而降了大清,我们依旧是长生天的子孙,是天可汗麾下的雄鹰,皇太极为了稳定蒙古,也必会重用我们。
是选择与狡诈多变的汉人虚与委蛇,前途未卜;
还是归附同出塞外、深知草原法则的大清,保住部落根基和荣耀?请父汗为了察哈尔部的未来,慎重决断!”
额哲的话语充满了说服力,将归顺清廷描绘成了一条既能保全部落,又能维持体面甚至获得更好发展的道路。
金帐内再次陷入了沉寂,只有牛油灯的光芒跳动着,映照着林丹汗阴晴不定的脸庞。
一边是主动提出交易却驱虎吞狼的大夏,一边是宿敌却开出优厚条件、许诺安稳的清朝,还有身边态度明确的继承人……这个抉择,重若千钧。
金帐内的沉默持续了许久,林丹汗的目光从额哲充满期待的脸上移开,缓缓扫过帐内熟悉的陈设,那代表着他和祖先荣耀的苏鲁锭(蒙古战旗),那铺地的虎皮。
最终,他的视线落回自己那双曾经拉弓引箭、如今却略显苍白的手上,一股深沉的无力感包裹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