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奇正相合

“睿亲王所虑极是!”孔有德先肯定了多尔衮的担忧,随即话锋一转,提出了一另一个看法,“然,王爷,建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易事!尤其是在漠南那等地广人稀、缺乏根基之地!

筑坚城,首重材料,需大量巨木为梁柱、为城门、为器械,需海量石材砌墙基、造雉堞,还需砖块、石灰等等。

伪夏张行其势力核心远在甘肃、陕西、宁夏、四川,其欲在察哈尔之地建城,这些沉重的木料、石料从何而来?必然要从其后方,千里迢迢运来!”

孔有德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力图让这些习惯骑马冲杀的满洲贵胄理解工程的艰难:“诸位王爷贝勒请想,那数人合抱的巨木,如何砍伐?如何从深山运出?

巨大的石料如何开采?如何装载?从陕甘至漠南,路途遥远,道路崎岖,车队行进缓慢,人吃马嚼,耗费巨大!这还只是运输之难。

到了地方,还需有熟练的工匠进行设计、施工,夯土筑墙,看似简单,实则要求极高,需要大量人力反复劳作,才能坚固。

砌石、造砖,更是技术活,伪夏初占漠南,人心未附,能驱使的本地人力有限,其主力营兵又需驻防、训练,不可能全部投入筑城。

因此,臣推断,其在漠南筑城,进度绝不会快!没有一两年时间,绝难建成一座像样的、能抵御大军围攻的坚固城池!”

孔有德的这番分析,从物料、运输、人力、技术等多个层面,将筑城这件听起来很可怕的事情,拆解成了一个漫长而脆弱的过程,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多尔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照恭顺王这么说,伪夏在漠南筑城,其软肋就在于那漫长而脆弱的物资输送线?”

“正是如此,睿亲王!”孔有德肯定道,“其命脉,系于后勤,尤其是在木材、石料这等沉重物资的运输上!

范大人此策,确是攻敌软肋的高明之法,然,臣以为,仅靠游骑骚扰,恐怕仍显不足,难以达成彻底拖延其筑城进程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