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袁绍掌禁军

夜幕下的洛阳,仿佛一头焦躁不安的巨兽,在黑暗中压抑地喘息。

各方势力都在紧锣密鼓地调动、谋划,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火药味,只差最后一星火花,便能将一切炸得粉碎。

芳林园暖阁内的灯火,亮了一夜。

刘辩根据陈宫的谋划,奋笔疾书,写就了三道至关重要的密令。每一道都关乎成败,关乎生死。

写完后,他反复检查,确认措辞无误,印鉴清晰,这才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分别卷好,用不同的丝带系紧。

“李青。”刘辩的声音因为熬夜和紧张而有些沙哑。

一直守在门外,眼皮都在打架的李青一个激灵,连忙进来:“奴婢在!”

“这三道密令,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刘辩神色无比凝重,将其中一道用玄色丝带系着的绢帛递给他,

“这一道,你立刻亲自送去司隶校尉府,务必亲手交到袁绍手中!告诉他,依计行事,见信号而动!”

“诺!”李青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这第一道令箭,感觉重逾千斤。他知道,这是点燃风暴的火种。

“这一道,”刘辩拿起那道用红色丝带系着的密令,犹豫了一下。原本按计划,这道给吕布的命令也应由李青或穆顺去送。

但穆顺正在执行更危险的“泄密”任务,李青要去袁绍处……而且,吕布那边,需要更稳妥的人选。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静观思索的陈宫忽然开口:“陛下,吕布处,或可由臣亲自走一趟。”

刘辩一愣:“先生?这太危险了!”

陈宫目光沉稳:“陛下,吕布此人,勇而无谋,性情反复。仅凭一纸诏书,恐难确保其完全听令,尤其是指令其陈兵宫外而非入内争功,他未必甘心。

臣亲往,可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其剖析利害,陈明陛下对其之厚望(万户侯、掌禁军),更可临机应变,确保其严格执行陛下旨意,不至被他人(如丁原或袁绍)蛊惑。且臣面生,不易引人注意。”

刘辩闻言,觉得有理。吕布确实是个巨大的变数,陈宫亲往,更能稳住他。

“可是先生安危……”

“陛下放心,”陈宫淡然一笑,“臣自有分寸。况且,若能稳住吕布这支强兵,陛下之安危便多一分保障,臣纵冒奇险,亦值得。”

刘辩心中感动,不再犹豫,将那道红色丝带系着的密令郑重交给陈宫:“那就有劳先生了!万事小心!”

“臣遵旨!”陈宫接过密令,藏于怀中,对着刘辩一揖,也不多言,转身便随着李青悄然离开了暖阁,身影迅速融入黎明前的黑暗中,朝着北军营方向而去。

刘辩看着他们消失,手中紧紧攥着最后那一道,用明黄色丝带系着的、准备在事发后第一时间颁布的《安民诏书》。

他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穆顺成功“泄密”,等待宦官咬饵,等待何进踏入陷阱,等待袁绍和吕布接到命令后的反应。

这种将自身安危和全局成败系于他人之手的等待,最是煎熬。

…… 司隶校尉府内,同样是灯火通明。

袁绍并未安睡,他正与心腹谋士许攸对坐弈棋,但棋局凌乱,显然两人心思都不在黑白子上。

“本初兄,大将军明日便要动手了。宫中此刻,怕是已暗流汹涌。”许攸落下一子,语气带着一丝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