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当清晨的阳光驱散夜幕,整个华夏的媒体界和互联网,仿佛仍被昨夜那场持续两小时的数字风暴裹挟,陷入了一种集体性的失语与狂热。
传统媒体头版头条,几乎清一色地被同一个名字和一组天文数字占据:
《华夏经济报》:“一小时四十八亿!许昊直播重塑商业逻辑!”
《京都商报》:“从影坛、歌坛到商界传奇,许昊再次定义‘不可能’!”
《南方周末》:“48亿销售额背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许昊效应’与消费潜力井喷!”
电视新闻频道,早间财经节目也无一例外地将此作为头条新闻进行深度解读,配以直播间那人气爆棚的截图和不断滚动的销售数据动画,主持人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叹。
而在网络世界,微光、初生的抖音以及各大论坛,更是彻底沸腾。
话题 #许昊直播48亿# 高悬榜首,后面跟着一个鲜红的“爆”字。
#许昊星辰大海#、#杨密爱的供养#、#景甜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等衍生话题也纷纷冲上热搜。
各大社交平台的分析贴、段子、截图、录屏片段疯狂传播。
“我的老天爷!48亿!我算了一下,我们全县城一年GDP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多!”
“昨天我在直播间,那场面,简直了!根本抢不到!”
“许昊唱歌太好听了!现场版《星辰大海》直接听哭!”
“事实证明,不是老百姓没钱,是没遇到许昊这样的狠货+好价!”
“一个多小时,48亿……这已经不是带货了,这是印钞吧?”
最引发热议和业内震动的,是随后被“知情人士”曝光的更多细节。
“不是只能卖48亿,而是只有48亿的货!”
这个说法迅速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
人们回想起直播中许昊一次次无奈地宣布“没了”、“真加不了了”的场景,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那恐怖的销售速度背后,是供应链准备的上限,而非市场需求的上限!
这个认知,让所有竞争对手感到彻骨的寒意——许昊手握的流量火山,其爆发力远不止于此!
紧接着,那份与几大品牌签订的 “对赌协议” 部分内容也被泄露出来。
协议中清晰的销售额阶梯和对应的价格折扣,揭示了许昊如何用极致的目标撬动了品牌方最大的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