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齐尼于1852年创作了这首难度极高、热烈奔放的《妖精之舞》。
“征服《妖精之舞》的人,灵魂里一定养着一只热情肆溢的妖精。”
很遗憾,月森莲自知,他和真田羽叶都没有这种特征。
月森莲的曲风与真田羽叶有些相似,精准、冷冽。
不过,真田羽叶冷冽到“非人”的地步,而月森莲则可以跳出这个框架,将理性与抒情兼容并蓄。
但就算如此,月森莲也没有把握,将《妖精之舞》的热情奔放,完全演绎出来。
理性内敛的人,做什么都留一线,很难不顾一切、将所有感情全都抛出。
真田羽叶这种困境更甚。
月森莲沉思。
真田羽叶毕业在即,她的未来,已无形刻上了清川与迹部的名字,音乐生涯只怕是要结束了。
——想到这,月森莲有些遗憾,又有些不爽。
不过,他听姑姑说,清川家好像已与迹部家解除婚约了。
话又说回来,财阀间的牵扯,也不是这般容易断的。
何况,那时的那场“流星雨”,他在众人背后目睹了一切。
那人并非是无意的吧。
不过没了迹部,还有其他世家大族……又怎能说得清楚呢。
不过,真田羽叶音乐生涯短暂,却是一定的。
月森葵急切地想释放弟子的音乐情感,希望能让她在结束音乐生涯之前,拉奏出真正“完整”的乐曲,因此剑走偏锋。
而真田羽叶对月森葵向来是亦步亦趋,绝对执行。
师徒两人一个敢选,一个敢上。破釜沉舟、不破不立一般,《妖精之舞》成为了真田羽叶第二轮小提琴比赛的参赛曲目。
可是,如果“破”了之后,没有如愿的“立”起来,真田羽叶又会怎么样呢。
妖精之舞,在她的乐曲中,自我献祭的意味,听了让人脊背发冷。仿佛亲眼目睹,鲜活的白鸟撞向荆棘丛,溅落出汩汩,冒着热气的血花。
真田羽叶的琴茧不比他的浅。月森莲明白她的不甘,明白她为此付出的心血。
可是——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