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莱资略一沉吟,眼中精光闪烁:“天津至松江?没问题!十日内可达!运费……按每石三钱银子算,如何?”这个价格,比目前遭受层层盘剥的陆路成本低了近四成!
陆子铭心中一震,面上却淡然:“容陆某斟酌一日,明日此时,给阁下答复。”
“静候佳音。”皮莱资举杯示意,笑容意味深长。
送走皮莱资,陆子铭心情沉重。对方答应得太爽快,要价太低,仿佛根本不在乎成本,其背后所图必然更大。与虎谋皮,危机四伏。
回到万商会,却见格物院方向围了一群人,议论纷纷。陆子铭心中一紧,快步走去。
只见格物院中央,那台葡萄牙人赠送的纽科门蒸汽机模型被完全拆解开,零件散落一地。沈墨璃竟然也在场,被王婶扶着,站在一旁,脸色依旧苍白,眼神却异常专注地盯着那些冰冷的金属零件。
李时珍在一旁摇头苦笑:“老夫只是带她出来散心,路过此处,她一见此物便驻足不前,盯着看了许久,突然就开始动手拆卸……老夫拦都拦不住。”
令人惊讶的是,沈墨璃拆卸的手法看似生疏,却异常精准,仿佛潜意识里知道每个零件的连接方式。她无视了周围惊诧的目光,拿起那个粗笨的活塞气缸,手指摩挲着内壁,又掂量了一下铜制锅炉的重量,眉头紧蹙,喃喃自语:“……不对……太厚了……浪费火……气出不来……压力……不够……”
她突然抬起头,目光扫过一旁桌案上工匠们绘制到一半的改进图纸,眼神中闪过一丝清晰的嫌弃与否定。
“笔……”她伸出手,声音微弱却坚定。
一个学徒下意识地将蘸了墨的毛笔递给她。
小主,
沈墨璃接过笔,甚至没有看那图纸,径直走到旁边一块准备用来制作镜筒的平滑榉木板前,蹲下身,以木板为纸,开始飞快地勾勒!
她的手依旧有些颤抖,但落笔却如有神助!一条条流畅而精准的线条流淌出来,不再是明代工匠常见的示意性草图,而是带着某种现代工程制图雏形的立体剖面图!
更薄的锅炉壁!更长的活塞行程!一个独立的、与主气缸分离的冷凝器!巧妙的连杆和飞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