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建康城。
上官府的书房里,烛火跳得厉害。
上官芷兰坐在梨花木桌案后,看着面前那堆急报。
厚厚一摞,少说也有三十份。
她随手翻开最上面的一份。
“吴郡张家,佃户拒绝交租,田庄被围。”
放下,再拿一份。
“会稽谢家,佃户携家带口逃往楚地。”
又放下,拿第三份。
“琅琊王家,田地荒芜大半,秋收无人。”
上官芷兰闭上眼。
她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
然后睁眼,继续翻。
每一份都是坏消息。
没有一个例外。
她的“分三成地,交三成租”的政策,推行了不到五天。
五天。
整个江南就乱成了这样。
门外传来脚步声。
青荷端着茶走进来。
“小姐,您已经看了一整夜了。”
她将茶盏放到桌上。
“喝口茶吧。”
上官芷兰没动。
青荷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咬了咬唇。
“小姐,吴郡那边又来急报了。”
上官芷兰抬起头。
“念。”
青荷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展开。
“张家田庄已被佃户彻底围堵。张家主派去镇压的护卫被佃户用锄头打了回来。现在佃户们人手一册‘北境新政宣传册’,高喊‘不交租的地才是自己的地’。”
上官芷兰的手指停住了。
北境新政宣传册。
这东西她也见过。
薄薄一册,二十页不到。
上面写的都是顾长生在楚地推行的政策。
分地。
免税。
办学堂。
每一条都写得清清楚楚。
甚至还配了插图。
一个农民拿着地契,笑得见牙不见眼。
旁边写着一行大字。
“这是你自己的地,你种的粮食全是你自己的。”
这册子印得很粗糙,纸张也不好。
但传播速度快得吓人。
短短几天,整个江南的佃户人手一本。
上官芷兰不是傻子。
她知道这是顾长生故意的。
他把这些册子免费发到江南来,就是要给她添乱。
而且这招太狠了。
她费尽心思制定的政策,在这册子面前脆得跟纸一样。
“小姐,张家主说,他已经撑不住了。”
青荷小心翼翼地说。
“他问您,能不能派兵去镇压。”
上官芷兰笑了。
笑得很苦。
“派兵?”
她看着青荷。
“我现在要是派兵镇压佃户,明天顾长生的檄文就会传遍天下。”
青荷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