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科研站建设的挑战

林远舟松了口气,看向身边的苏晚晴:“看来科研站的建设,还得加上‘安全防护’这一课。”

苏晚晴点点头,调出修改后的建设计划:“我已经在科研站模型里添加了防御模块,用伊瑟尔星的反干扰技术、新星球的生物屏障和地球的场力武器组成三层防护网。另外,护航联盟也同意长期派驻两艘护卫舰在L4点巡逻。”

艾蕾娜的影像闪烁了一下,她似乎在和伊瑟尔星的团队沟通:“瑟兰导师说,这次事件正好提醒我们——跨文明合作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建立统一的安全机制。她建议在科研站成立‘联合防御小组’,由三方轮流派人负责,确保建设期间的安全。”

卡鲁也表示赞同:“新星球的战士虽然没有先进武器,但他们能通过生物场力感知危险,或许能成为防御小组的‘预警系统’。我们可以派五名战士加入,和地球、伊瑟尔星的士兵一起训练。”

周明远的影像再次出现,这次他的脸上带着笑容:“联合国已经批准了联合防御小组的成立,并且会额外拨款支持防御模块的建设。另外,天元集团的生产线已经恢复,第一批场力微雕仪的零部件明天就能运到L4点,陆明宇团队可以开始加工星晶矿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远舟走到舷窗边,看着远处渐渐恢复平静的星空。L4点的引力场依旧在周期性波动,但此刻在他眼中,这些波动不再是威胁,而是宇宙赋予的独特能量。他想起童年时那块刻满纹路的黑色石头,想起在伊瑟尔星学到的场力理论,想起苏晚晴、艾蕾娜、卡鲁这些来自不同星球的伙伴——正是这些看似零散的“碎片”,在共同的目标下拼成了完整的蓝图。

“明天,我们就正式启动科研站的基础建设。”林远舟转过身,对着所有全息影像说道,“选址的引力波动、设备的兼容问题、甚至海盗的袭击,这些挑战只会让我们的合作更紧密。张详前统一场论告诉我们,宇宙中的一切都在相互作用中保持平衡——而我们,正在用跨文明的智慧,寻找属于这个时代的平衡。”

艾蕾娜的影像点了点头,她的手指在投影上轻轻一点,科研站模型上的红色警告点渐渐变成了绿色:“伊瑟尔星的工程师已经根据今天的讨论,修改了空间减震器的设计参数,明天就能开始制造原型机。”

卡鲁的触须也摆动起来,像是在传递某种信号:“新星球的星藤幼苗已经准备好,只要金属板一到,我们就能立刻进行涂层实验。长老会还特意交代,要把最坚韧的星藤品种送到L4点,确保能抵御暗物质的侵蚀。”

周明远则拿出一份新的文件:“联合国已经和各方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三个月,会有十二艘运输舰陆续抵达L4点,运送建设物资和科研人员。另外,混元学院的赵晓冉团队也会在明天出发,他们负责场力转换枢纽的研发,争取在基础建设完成前造出原型机。”

林远舟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觉得那些曾经看似无法逾越的挑战,都在跨文明的协作中渐渐化解。他想起在伊瑟尔星时,瑟兰导师说过的一句话:“文明的进步,从来不是靠单一星球的孤军奋战,而是靠不同智慧的碰撞与融合。”

“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吧。”林远舟伸出手,虚拟投影中,地球、伊瑟尔星、新星球的标志在科研站模型上方缓缓重叠,形成一道三色交织的光带,“为了科研站,为了跨文明的合作,也为了我们共同的宇宙未来。”

苏晚晴、艾蕾娜、卡鲁、周明远的影像同时伸出手,与他的手在投影中央重叠。虽然隔着遥远的星空,但这一刻,不同星球的心跳仿佛在同一频率上共振。L4点的星空中,运输舰的引擎光芒划破黑暗,场力微雕仪的嗡鸣声在宇宙中回荡,星藤的种子在金属板上悄悄萌发——星际联合科研站的建设,终于在克服重重挑战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