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银河系文明博览会的举办

联合科研中心的穹顶之上,三层环形能量幕墙正缓缓展开,折射出银河系旋臂的璀璨光影。幕墙内侧,来自五大文明的工程团队正做着最后的调试——地球的场力稳定器发出低沉的嗡鸣,伊瑟尔星的纳米材料在地面铺展开流动的银辉,星穹文明的空间锚点装置闪烁着淡紫色的光晕,新星球的植物藤蔓顺着展台边缘自然生长,光影文明的光粒子则在空气中编织出流动的欢迎标语。

“还有半小时,博览会就要正式启幕了。”苏晚晴站在主展台旁,指尖划过全息控制面板,上面实时跳动着各文明展区的准备进度,“林远舟,张教授那边的‘场力生态舱’最终调试完成了吗?刚才监测到能量波动有点异常。”

林远舟刚从光影文明的展区赶来,口袋里的黑石微微发热,与周围的空间能量场形成共鸣。他抬头看向主展台后方的巨大舱体——那是地球展区的核心展品“场力生态舱”,通体由透明的空间结晶矿打造,舱内模拟着沙漠、雨林、极地三种极端环境,此刻正通过混元场论调控的能量场维持着生态平衡。

“已经好了。”林远舟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张教授刚才调整了能量弦的共振频率,现在舱内的场力稳定性达到99.8%。你看——”他抬手激活全息投影,展示出场力生态舱的内部数据,“沙漠区的沙生植物已经开始扎根,雨林区的水循环系统完全自主运转,极地的冰层没有任何融化迹象。这正是张教授统一场论里‘空间-物质-能量共生’理念的实践,通过精准调控场力,让不同生态系统在有限空间内共存。”

说话间,一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缓步走来,正是张详前。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特制眼镜——这副眼镜能实时解析空间能量波动,镜片上闪烁着细密的数据流。“晚晴丫头放心,这生态舱啊,比我预想的还要成功。”张详前的声音洪亮,带着一丝自豪,“统一场论早就说过,空间不是死的容器,而是活的介质。我们以前总想着改造环境,却忘了空间本身就有调节能力。这场力生态舱,就是通过场力引导空间能量,让环境自己‘修复’和‘平衡’,比硬邦邦的技术干预高明多了。”

苏晚晴笑着点头,目光落在生态舱内:“确实厉害。刚才有个星穹文明的观察员过来,看到三种极端环境共存,当场就提出想引进技术,用于他们星球的空间锚点周边生态修复。”

“这就是博览会的意义嘛。”林远舟望向远处熙熙攘攘的人流,不同文明的身影穿梭其间——伊瑟尔星人半透明的水晶皮肤折射着光影,星穹文明的成员挥舞着灵活的触角交流,新星球的居民带着植物编织的饰品,光影文明的光粒子团在人群上方缓缓流动,“以前各文明都是闭门造车,甚至因为技术差异产生冲突。现在把大家聚到一起,展示成果、共享技术,才能真正实现银河系的文明互助。”

正说着,一阵轻柔的能量波动传来,艾蕾娜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她的水晶皮肤此刻折射出柔和的粉色光晕,代表着喜悦。“远舟,苏博士,张教授。”艾蕾娜快步走来,语气轻快,“伊瑟尔星的展区已经准备就绪,我们带来的‘量子重构生态模块’,可以根据不同星球的环境,快速重构当地的基础生态系统。刚才和新星球的艾拉交流,她对我们的技术很感兴趣,说可以和他们的生物能量转化技术结合,提高生态修复效率。”

张详前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量子重构技术能解决生态修复的速度问题,生物能量转化技术能解决能源供给问题,两者结合,就是‘高效+可持续’啊。这正是跨文明合作的精髓——取长补短,把单个文明的优势变成整个联盟的优势。”

苏晚晴调出合作意向清单:“目前已经有八个文明提交了技术合作申请,其中六个都提到了生态修复。看来经历了星核文明的教训,大家对空间生态保护都越来越重视了。”

林远舟点点头,目光投向入口方向。那里,银河系文明互助联盟的旗帜正缓缓升起——旗帜由五大文明的标志组成,中央是宇宙空间生态模型的核心符号。“启幕时间到了,我们去主舞台吧。”

主舞台设在联合科研中心的中央广场,采用星穹文明的超空间投影技术,能让各个展区的观众都清晰看到舞台上的画面。林远舟作为联盟发起者之一,与其他文明的代表一同走上舞台。当他站在舞台中央,感受到来自五大文明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各位来自银河系各个星域的朋友们,”林远舟的声音通过空间共振技术传遍整个会场,清晰地传入每个文明成员的耳中,“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举办首届银河系文明博览会。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技术展示,而是一次跨越星辰的对话,一次文明理念的交融。”

他抬手激活身后的全息投影,画面从地球的蓝色星球开始,依次展示伊瑟尔星的水晶森林、星穹文明的空间锚点、新星球的绿色大地、光影文明的光粒子世界,最后汇聚成银河系的全景图。“曾经,我们各自在宇宙中探索,经历过技术瓶颈的迷茫,遭遇过生态崩溃的危机,甚至因为误解而产生冲突。但现在,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文明的命运都相互关联。星核文明的覆灭告诉我们,脱离空间生态平衡的技术发展,最终只会走向毁灭;而我们五大文明的携手,证明了跨文明的互助与共享,才能让文明走得更远。”

小主,

台下响起热烈的回应——地球人的掌声、伊瑟尔星人水晶皮肤碰撞的清脆声响、星穹文明成员触角的摆动声、新星球居民的欢呼声、光影文明光粒子的波动共鸣,交织成一曲跨文明的交响乐。

“现在,我宣布,首届银河系文明博览会,正式启幕!”林远舟挥了挥手,舞台周围的能量幕墙瞬间绽放出绚烂的光影,各展区同时亮起标志性的灯光,博览会正式开始。

人群纷纷涌向各个展区,林远舟和苏晚晴、张详前一起,先来到地球展区的场力生态舱旁。此刻,生态舱周围已经围满了来自不同文明的观察员,大家都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能容纳三种极端生态的神奇装置。

“林先生,请问这个生态舱的场力调控,是基于混元场论的哪个模型?”一个伊瑟尔星的科学家走上前,他的皮肤折射出求知的蓝色光晕。

林远舟指着生态舱内壁的能量流线条:“是基于‘宇宙空间生态模型’中的子模块——‘微空间生态平衡模型’。我们通过解析不同环境下的空间能量特征,用场力模拟出对应的生态条件,同时利用张教授统一场论中的‘能量弦耦合原理’,让三个微生态系统的能量场互不干扰,反而能相互补充。”

张详前补充道:“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找到了每个生态系统的‘空间能量密码’,通过场力激活这个密码,让空间自己‘孕育’出对应的生态环境。这比传统的人工改造高效得多,也更可持续,因为它顺应了空间的自然规律。”

伊瑟尔星科学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们伊瑟尔星的量子重构技术,是通过改变物质结构来构建环境,而你们的技术是通过引导空间能量来孕育环境,两者的思路完全不同,但目标一致。如果能结合起来,或许能解决我们星球部分区域因过度开发导致的空间能量失衡问题。”

“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苏晚晴递给他一份技术资料,“这是场力生态舱的核心技术参数,里面包含了能量弦耦合的具体算法。我们愿意和伊瑟尔星共享这项技术,共同推进生态修复项目。”

伊瑟尔星科学家接过资料,皮肤泛起喜悦的粉色:“太感谢了!我现在就联系我们的科研团队,希望能尽快启动合作。”

离开地球展区,一行人来到新星球的展区。这里被打造成了一片小型的绿色森林,各种奇特的植物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新星球的展区核心是“生物能量转化技术”——一台看似普通的装置,能将植物的生物能转化为稳定的电能,同时不损伤植物本身。

“林远舟,苏博士,张教授,快来看看我们的最新成果!”艾拉看到他们,热情地迎了上来。她的绿色眼眸闪烁着自豪的光芒,指着展区中央的装置,“这台生物能量转化器,现在的转化效率已经达到了85%,而且能适应不同星球的植物种类。我们刚才已经和光影文明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他们的光粒子能促进植物生长,我们的装置能将植物能量转化为电能,两者结合,就能为那些能源匮乏的星球提供可持续能源。”

张详前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装置:“这个技术很有意思,它遵循了‘物质-能量循环’的基本规律。植物吸收空间中的能量生长,你们的装置将生物能转化为电能,使用后的电能又会以热能等形式回归空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不会破坏空间生态平衡。”

“没错!”艾拉点点头,“我们新星球的文明理念就是‘与自然共生’,我们所有的技术都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这次带来的生物能量转化技术,就是我们理念的体现。刚才有个来自边缘星系的文明观察源说,他们的星球植被丰富,但能源短缺,这个技术正好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林远舟看着装置上流动的绿色能量:“这个技术和地球的场力技术结合,潜力巨大。比如在生态修复区域,我们可以用场力生态舱构建基础环境,用生物能量转化技术提供能源,再用伊瑟尔星的量子重构技术快速修复受损的物质结构,三者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修复链条。”

艾拉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太好了!我已经和凯伦教授(伊瑟尔星科学家)提过合作意向,他也很赞同。如果能把三个文明的技术整合起来,就能形成一套适用于大多数星球的生态修复方案。”

正说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星际护航联盟的陈宇快步走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林远舟,苏博士,出了点情况。光影文明的展区那边,突然出现了异常的能量波动,好像是他们的光粒子艺术装置出了问题。”

众人心中一紧,立刻赶往光影文明的展区。光影文明的展区没有实体展品,而是通过光粒子的排列组合,形成各种震撼的艺术场景,同时传递出他们的文明理念。此刻,展区中央的光粒子团变得异常混乱,原本有序的艺术图案消散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狂暴的光粒子波动,周围的观众都纷纷后退,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卡拉讲师,发生什么事了?”林远舟看到光影文明的卡拉,她的光粒子团此刻波动剧烈,显然处于紧张状态。

卡拉的意识直接传递到众人脑海中:“我们的‘光粒子共鸣装置’突然失控了!刚才正在展示‘文明进化史’的光粒子艺术,装置的能量核心突然出现异常,导致光粒子的共振频率失控,现在已经影响到周围的空间能量场。”

张详前立刻拿出特制眼镜,解析着周围的能量波动:“不好!光粒子的共振频率已经接近了空间能量弦的临界频率,如果继续失控,可能会引发局部的空间裂隙,就像星核文明实验时出现的情况一样!”

苏晚晴迅速调出装置的技术参数:“这是光影文明的核心技术,我们没有权限直接操作。卡拉讲师,装置的能量核心是基于什么原理运行的?有没有应急关闭的方法?”

“能量核心是基于‘光粒子-空间能量共振原理’,”卡拉的意识带着焦急,“应急关闭需要同时切断三个能量节点的共振,但现在装置已经失控,我们的光粒子无法靠近能量核心,强行关闭可能会导致能量爆炸。”

林远舟看着狂暴的光粒子团,口袋里的黑石突然发热,传递出一股温和的能量。他闭上眼睛,集中精神,感受着周围的空间能量波动。根据混元场论的“宇宙空间生态模型”,他快速分析着光粒子共振频率与空间能量弦的相互作用。

“我有办法。”林远舟睁开眼睛,语气坚定,“张教授,麻烦你用统一场论的‘能量弦阻尼原理’,计算出中和当前共振频率的反向频率;苏晚晴,你立刻联系联合科研中心的技术团队,启动场力中和系统,准备按照张教授计算出的频率,发射场力中和波;卡拉讲师,麻烦你让光影文明的光粒子战士,在外围构建一个临时的能量屏障,防止光粒子扩散,同时引导部分稳定的光粒子,配合场力中和波。”

“好!”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张详前快速操作着随身携带的终端,镜片上的数据流飞速滚动,嘴里不停念叨着:“能量弦的临界频率是2.37赫兹,当前光粒子共振频率是2.35赫兹,正在快速上升。反向频率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才能有效中和,不能有丝毫误差……计算完成!反向频率是-2.赫兹!”

苏晚晴立刻将频率数据发送给联合科研中心:“技术团队请注意,立刻启动场力中和系统,目标:光影文明展区能量核心,发射频率:-2.赫兹,能量输出:30%,务必精准命中!”

卡拉则指挥着光影文明的光粒子战士,无数光粒子快速汇聚,形成一个巨大的球形能量屏障,将失控的光粒子团包裹在中间。同时,一部分稳定的光粒子化作细长的光丝,朝着能量核心的方向延伸,准备配合场力中和波。

林远舟站在能量屏障外,紧紧盯着能量核心的位置。他能感受到黑石传递来的空间能量,正在与周围的能量场形成共鸣,帮助他精准锁定目标。“场力中和波准备就绪!”终端传来技术团队的声音。

“发射!”林远舟一声令下,联合科研中心的场力发射器发出一道微弱的蓝色光束,精准地射向光影文明展区的能量核心。与此同时,卡拉指挥着光丝,与场力中和波同步接触能量核心。

只见狂暴的光粒子团突然剧烈波动了一下,随后开始慢慢平复。原本混乱的光粒子逐渐恢复有序,能量核心的异常波动也慢慢减弱。张详前看着终端上的能量数据:“共振频率正在下降!2.30赫兹……2.20赫兹……稳定在1.80赫兹,安全了!”

众人松了一口气,卡拉的光粒子团波动着喜悦的情绪:“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出手,后果不堪设想。这次的意外,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装置没有考虑到联合科研中心的空间能量环境,导致共振频率出现偏差。”

林远舟摇摇头:“这不能怪你们。跨文明的技术展示,本来就会面临各种未知的问题。这次的意外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未来的技术共享,不仅要共享核心技术,还要共享对应的空间环境参数,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张详前补充道:“没错。根据统一场论,不同的空间环境,能量弦的振动频率也不同。同样的技术,在A星球可能稳定运行,在B星球就可能出现失控,因为两者的空间能量环境不一样。未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跨文明空间环境数据库’,让所有文明的技术在应用前,都能根据当地的空间环境进行调整。”

苏晚晴点点头:“我已经记录下这次的能量波动数据,会立刻组织团队建立数据库。同时,我们可以在星际生态监测网络中增加一个‘技术应用预警模块’,提前预判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空间能量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