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林远舟立刻看向苏晚晴,“晚晴,马上共享相关资料。张教授,麻烦你协助陈宇博士的团队进行核算。”
“收到。”两人同时回应,苏晚晴指尖一动,将加密的技术资料通过跨文明安全通道发送给陈宇。
会议暂时进入中场休息,各文明代表在虚拟休息区交流讨论。艾蕾娜走到林远舟身边,水晶般的眼眸中带着担忧:“如果能源问题无法解决,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域外文明的舰队已经在集结,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林远舟口袋里的黑石轻轻脉动,传递出温暖的能量,他安抚道:“别担心,陈宇博士的严谨是好事,能帮我们提前规避风险。张教授的统一场论和星核文明的技术结合,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而且,我们还有空间结晶矿这张底牌。”
“空间结晶矿的能量转化率确实很高,但储量有限。”艾蕾娜叹了口气,“伊瑟尔星的勘探队已经探明,已知的空间结晶矿脉最多只能支撑两次完整的抑制操作。”
林远舟眼神坚定:“那就开源节流。一方面优化技术降低消耗,另一方面扩大勘探范围,寻找新的矿脉。同时,我们可以在暗能量扩张区周边建立能量补给站,将中和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能量储存起来,循环利用。”
“能量补给站?”艾蕾娜眼前一亮,“这个想法不错。中和场运行时,暗能量与反物质场力中和会产生大量热能和光能,如果能通过能量回收装置收集转化,确实能补充一部分消耗。”
休息时间结束,会议重新开始。陈宇带着能源评估小组的核算结果回到会场,量上的凝重消散了不少:“经过联合核算,结合虚能转化技术和场力共振效应,反物质场力发生器的单次启动能量需求可降低至0.3颗恒星当量,持续维持的日均消耗相当于一颗小型行星的核能总量。这个结果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艾拉兴奋地跳起来:“太好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方案可以顺利推进了?”
“但我们仍需解决长期补给问题。”陈宇话锋一转,调出补给站设计图,“空间结晶矿的储量虽然能支撑初期操作,但要彻底消除暗能量扩张区,至少需要持续运行三个月。因此,我提议在暗能量扩张区周边建立三座‘空间结晶能量补给站’。”
他指向设计图上的三个节点:“补给站将采用‘开采-转化-储存’一体化设计,直接在矿脉附近建立,减少运输损耗。同时,补给站将配备能量回收模块,收集中和场产生的多余能量,转化率可达85%以上。这样一来,不仅能满足发生器的持续运行,还能为护航舰队提供能源支持。”
张详前补充道:“从统一场论的能量守恒角度来看,这个补充计划完全可行。暗能量与反物质场力中和产生的能量,本质上是空间平衡过程中释放的冗余能量,收集利用不会破坏宇宙能量平衡,反而能提高整个方案的能量利用效率。”
星核文明的能量体波动了一下,传递出赞许的意思:“这个补充计划很周全。空间锚定技术可以为补给站提供防护,防止暗能量侵蚀。我们愿意协助构建补给站的空间稳定系统。”
小主,
“光影文明可以为补给站提供光粒子能源传输技术,实现无损耗能量输送。”卡拉的光雾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苏晚晴也提出补充建议:“补给站还应配备应急能源储备模块,采用量子存储技术,将空间结晶矿的能量压缩储存。一旦主能源系统出现故障,应急模块可在0.1秒内切换供电,确保抑制场不中断。”
陈宇点头认可:“这个建议很有必要。我们会在设计中加入应急储备模块,储备量按三天最大消耗量计算。”
就在方案即将达成共识时,星穹文明的首席工程师突然开口:“我还有一个担忧。暗能量扩张区的空间环境极其复杂,补给站的建设和维护难度极大。而且,域外文明很可能会袭击补给站,一旦补给中断,整个抑制计划都将功亏一篑。”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林远舟早有准备,调出护航计划,“星际护航联盟将组建专属护航舰队,负责补给站的建设保卫和物资运输。舰队将配备地球的场力中和弹、伊瑟尔星的量子重构战舰和星穹文明的空间防御系统,形成立体化防护网。”
他看向星穹文明的代表:“陈宇博士,星穹文明的空间防御技术在五大文明中最为先进,希望能由贵方牵头负责护航舰队的防御体系构建。”
陈宇毫不犹豫地答应:“没问题。星穹文明将提供最新的‘空间防火墙’技术,可抵御暗能量干扰弹和暗物质武器的攻击。同时,我们的预警系统能提前五分钟发现域外文明的舰队动向。”
“新星球的能量感知生物可以部署在补给站周边,形成预警网络。”艾拉主动请缨,“它们对暗能量和域外文明的能量波动极其敏感,能提前十分钟发出预警。”
“伊瑟尔星将派遣量子重构工程队,负责补给站的快速建设和受损修复。”艾蕾娜补充道,“我们的工程队能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补给站的核心设施搭建,受损部件的量子重构修复时间不超过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