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浪潮,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了整个梁山泊。然而,任何一场深刻的变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刀阔斧的破旧立新之后,更需要春风化雨般的安抚与疏导,才能让新的秩序真正深入人心,稳固下来。
萧明深谙此道。在宣布了军事和土地改革的宏大框架后,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细致入微的“新政安抚”工作。
新成立的政务部,在朱武的带领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第一件事,便是丈量土地,落实“耕者有其田”。
数百名由“梁山学堂”速成班培养出来的年轻干事,手持着由科学院最新研制的、刻度精确的测量工具,奔赴梁山控制下的每一个村庄、每一片田地。他们不再使用传统的“步弓”或“绳尺”,而是运用更科学的三角测量法,将每一块土地的面积、肥沃程度、水源远近,都一一记录在案,绘制成精密的地图。
分田的原则,也并非简单的按人头平分。政务部综合考虑了家庭人口、劳动力数量、以及原有的土地情况,制定了一套复杂的加权算法。既保证了公平,又兼顾了效率,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内部矛盾的产生。
当第一批崭新的、盖着“梁山政务部”朱红大印的田契,发放到普通军民手中时,那份沉甸甸的踏实感,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的。
无数世代为地主耕作的佃户,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跪在田埂上,抚摸着芬芳的泥土,喜极而泣。这份恩情,让他们对萧明,对新生的梁山,产生了最原始、也最牢固的归属感。
第二件事,是安抚那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旧头领。
对于李逵、刘唐这些被剥夺了兵权的“督战官”,萧明并没有将他们一棍子打死。他知道,这些人虽然头脑简单,但忠义之心仍在,在军中也颇有威望。强硬打压,只会适得其反。
一日,萧明在自己的府邸设下家宴,单独宴请了李逵。
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几样家常小菜,一壶温热的“烧刀子”。
李逵心中忐忑,不知这位新山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一向瞧不上萧明这种“小白脸”式的军师,觉得他只会耍弄阴谋诡计,远不如宋江哥哥那般仁义直爽。
“铁牛,坐。”萧明亲自为他斟满一碗酒,笑着说道,“我知道,这次改革,让你受委屈了。”
李逵闷哼一声,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瓮声瓮气地说道:“山主如今大权在握,俺一个粗人,哪敢有什么委屈。”
“你这是在怪我夺了宋江哥哥的权,也夺了你的兵权,对吗?”萧明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