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战洧水岸,铁骑显锋芒

黄河的咆哮声在耳边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初冬凛冽的寒风刮过河北平原的呼啸。刘昊亲率的中军主力并未直扑烽火最盛的白马津,而是沿着黄河南岸支流——洧水,悄然向东南方向运动。

斥候像蝗虫一样被撒了出去,马蹄声日夜不息,将前方零碎却关键的情报不断送回。

中军帐内,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些许寒意。刘昊盯着铺在简易木架上的舆图,手指点在洧水下游一个名为“平丘”的渡口。

“颜良主力被高顺、张辽钉在白马,寸步难进。”刘昊沉声道,“但袁绍不是傻子,他派文丑率两万兵马,沿洧水南下,意图很明显,是想绕过白马正面,从侧翼寻找渡口,威胁我军后方,甚至直扑邺城。”

戏志才裹了裹身上的裘衣,点头道:“文丑勇猛,尤胜颜良,但性情急躁。袁绍派他独领一军,看似倚重,实则是给了我们机会。若能在其半渡时击之,可获全胜。”

郭嘉揣着手,懒洋洋地靠在帐柱上,接口道:“问题是,文丑也不全然是莽夫。他行军颇为谨慎,斥候放得很远,想要悄无声息地靠近,难。况且,洧水沿线能渡河的地方不止平丘一处,我们兵力有限,不能分兵把守所有渡口。”

刘昊眼中闪过一丝锐光:“那就让他来平丘。”

戏志才和郭嘉同时看向他。

刘昊的手指在平丘渡口重重一点:“文丑急于立功,必然会选择水流相对平缓、利于大军快速渡河的平丘。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他渡河,而是等他一部分人过河,立足未稳之时,再以雷霆之势,吃掉他的先锋,将过河的人马赶回水里!”

“半渡而击,关键在于时机。”戏志才沉吟。

“所以,我们需要一双眼睛,死死盯住文丑,还需要一把快刀,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捅出去。”刘昊的目光转向帐外,“这把刀,我已经派出去了。”

……

洧水两岸,枯黄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对岸,袁军的大营连绵数里,灯火通明,人喊马嘶声隐约可闻。文丑的将旗在营中高高飘扬。

靠近北岸的一片密林中,徐晃和庞德并辔而立,身后是静静潜伏的五千精锐骑兵。人马皆衔枚,马蹄包裹着厚布,除了风声和偶尔响起的马鼻喷气声,几乎听不到任何动静。

“娘的,这鬼天气,冻死老子了。”庞德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低声抱怨,“文丑那厮到底过不过河?再等下去,弟兄们没被敌人砍死,先冻成冰坨子了。”

徐晃性格沉稳,低声道:“令明(庞德字)稍安勿躁。主公料定文丑必从此处过河,我们等着便是。战机稍纵即逝,耐心点。”

庞德咧了咧嘴:“俺知道,就是这干等着难受。你说,主公为啥不让俺老庞去打头阵?俺这口刀,好久没饮血了,馋得慌。”

徐晃瞥了他一眼,难得开了个玩笑:“怕是主公嫌你动静太大,吓跑了文丑。”

庞德眼睛一瞪:“放屁!俺老庞冲锋的时候,最是悄无声息…” 他自己说着都没底气,讪讪地摸了摸脑袋。

就在这时,一骑斥候如同狸猫般从芦苇丛中钻出,悄无声息地滑到两人马前。

“将军!对岸有动静了!文丑军中正在准备木筏、船只,前锋约三千人已集结岸边,看样子,天一亮就要抢渡!”

徐晃和庞德精神一振,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