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潘仁也到了。
许久未见,他竟难得地对陈耀祖和王富贵露出了笑脸,虽稍显别扭,但已无往日傲气。
看来时间的沉淀和学业的压力,确实能让人的棱角稍稍磨平一些。
三人小团体重聚,简单交流了几句,气氛颇为融洽。
徐夫子见人已到齐,便让徐伯牵出马车。
他们并未等待姚宗胜,大家都心照不宣——以姚公子的身份,自是随其祖父姚县令前往,岂会与他们同乘一车?
文会地点设在城郊的一处名为“梅园”的庄园。
马车抵达时,园外已停了不少车轿。递上请帖,守门小厮恭敬地引他们入园。
一进园门,陈耀祖只觉眼前一亮,仿佛踏入了一个冰雕玉琢、暗香浮动的仙境。
庄园占地极广,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皆被白雪覆盖,更显清雅。
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遍布园中、姿态各异的梅树。
红梅如霞,白梅似雪,黄梅若蜜,粉梅像少女含羞的面颊,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傲然绽放,幽冷的清香沁人心脾,涤荡胸襟。
园中已是人流如织,多是文人墨客、士子书生,个个锦衣裘袍,谈笑风生。
陈耀祖注意到,许多人为了风度,穿得并不厚实,只能在寒风中强作潇洒。
他暗自庆幸自己明智的选择——臃肿就臃肿吧,暖和才是实在的。
徐夫子带着他们三人,与相熟的文友寒暄见礼。
三人谨记夫子教诲,举止得体,应答从容,虽初次参与此等场合,却并无怯场之态。
也没有东张西望失了分寸,令徐夫子颇感欣慰,捋须微笑。
找到位置落座后不久,姚宗胜果然出现了。
他今日一身月白锦袍,外罩银狐皮坎肩,头发用玉簪束起,打扮得贵气又风雅。
他先恭恭敬敬地向徐夫子行了礼,然后竟破天荒地对着陈耀祖三人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虽然那眼神深处依旧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陈耀祖三人立刻起身,笑容满面地回礼,言语间满是“同窗之谊”的亲切,场面话做得滴水不漏。
毕竟谁出门在外还不是个装货。
姚宗胜显然没料到他们如此“上道”,愣了一下,才略显僵硬地在他们旁边的空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