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似乎恢复了往常的节奏,但心中已装满了团圆的温暖和新年的期盼。
这一日,陈耀祖寻了个空,独自一人悄悄来到了“县里书肆”。
高掌柜一见到他,简直像见了救星,双眼放光,几乎是扑了过来,连忙将他请进内间雅室,亲自斟茶倒水,热情得不得了。
“哎哟我的陈大才子!您可算是来了!您要是再不来,我这门槛都要被那些催书的客人踏平了!”
高掌柜搓着手,语气急切,“《天龙八部》完结这都多久了,市面上模仿跟风的倒是不少,可哪一本能有您当初那味儿?
读者们天天问,‘搬运公子’何时出新作?我这心里头,跟猫抓似的!”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沉甸甸的布袋,推到陈耀祖面前,压低声音:
“这是上一批结算和最近加印的分红,您点点,一共两千两。”
陈耀祖打开布袋看了一眼,里面是整齐的银票,心中亦是一震。
这“搬运公子”的马甲,带来的收益远超他预期。
他收起银票,对高掌柜笑了笑:“高掌柜,您的心意我明白。
只是您也知晓,我如今在鸿儒书院,课业繁重,科举才是正途。
这写话本子,不过是课余闲暇的消遣,实在不敢耗费太多心神。”
高掌柜一听,脸上期待的笑容僵了一下,但立刻又堆满理解的表情:
“明白!明白!功名要紧,功名要紧!话本子再好,终究是末流。
老朽只是盼着,公子日后若再有雅兴动笔,千万记得还找我们书肆!多久我们都等!”
陈耀祖点点头:“这个自然。若有新作,定会优先考虑掌柜您。只是时间上,恐怕真要等上一段了。”
“无妨,无妨!只要公子还记得老朽这小店就好!”高掌柜连连拱手。
揣着这笔“巨款”离开书肆,陈耀祖走在熙攘的街道上,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如今家中生意红火,他自己并无太大花销,之前的稿费还有许多存在钱庄。
知识、前程,远比眼前的银钱更为重要。
他可不会拎不清。
在家乡的日子,仿佛被浸泡在蜜糖里,温暖、甜糯,却又流逝得飞快。
爆竹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门楣上的春联墨迹犹新,团聚的欢声笑语似乎还萦绕在老宅的每个角落,然而,离别的日子却已悄然而至。
鸿儒书院的开学日期定在二月十八,从清丰县到长乐郡,水路陆路辗转,需得提前近半个月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