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所畏惧,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无论明枪暗箭,他都会一一接下。
这皇权之路,他走定了!
翌日,文华殿内。
宇文霄踏入殿门时,时辰不早不晚。
殿内已坐了不少人,除了几位年岁相仿的皇子,还有不少身着锦袍、气度不凡的少年,显然是各位皇子的伴读,皆是朝中重臣之子。
与昨日宴会上那层虚伪的热情面纱不同,今日在座的“兄弟”们,脸上大多带着毫不掩饰的淡漠、嘲弄,甚至隐隐的敌意。
这般赤裸的真实,反倒让宇文霄觉得比昨日的虚与委蛇更顺眼些。
他面色如常,依照礼数,向几位已到的皇兄,二皇子宇文玦、四皇子宇文瑾、五皇子宇文琛等一一拱手见礼,态度不卑不亢,声音清朗:
“二皇兄安,四皇兄安,五皇兄安……”
即便知道这些人不怀好意,表面功夫仍需做足。
他初来乍到,不能给人留下“出身乡野、目中无人、倨傲自大”的把柄。
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太傅面前,一个谦逊好学的印象至关重要。
“装模作样!”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不高不低地响起,带着浓浓的讥讽。
说话的是三皇子,一个生母位份不高、自身才学也平庸,却格外喜欢捧高踩低的角色。
他斜睨着宇文霄,满脸不屑,“瞧着谦逊,谁知道肚子里揣着什么心思?虚伪!”
宇文霄恍若未闻,径直走到一个空置的案几后坐下。
案上已摆放好了今日要讲的书籍,他随手拿起一本,趁着太傅未至,静静翻阅起来。
书是《盐铁论》的注疏,内容果然偏向治国理政、经济权衡,与科举所学的侧重确有不同。
陆续又有几位年幼的皇子和他们的伴读进来。
整个文华殿内,皇子加上伴读,约有十数人,济济一堂,却气氛凝滞。
宇文霄目光扫过那些伴读,心中微微一动。
这些少年皆是高门之后,是未来朝堂的基石,也是各位皇子拉拢的对象。
他不由得想起了陈耀祖,若是耀祖能来此作为他的伴读,以耀祖之才,定能如鱼得水,届时兄弟联手,这文华殿想必会更有趣。
想到这里,宇文霄不仅感念,又是想念好兄弟们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