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凤钗失窃起风波
1.1 韩姬指控
咸阳宫的午后,暖融融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汉白玉阶上投下细碎的菱形光斑,风拂过廊下悬挂的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宫娥太监们各司其职,步履轻缓,偶有低声交谈也压得极低,生怕惊扰了这深宫的宁静。就在这时,一声尖利的女声骤然划破这份平和,“我的凤钗!我的赤金凤钗不见了!”那声音带着哭腔,又满是急切,瞬间让周围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循声望去,韩姬正慌慌张张地捂着发髻,手指在发间胡乱摸索,脸上满是焦急与愤怒,眼眶微微泛红。她本是韩国为求自保进献来的公主,在秦宫虽无实权,却凭着一张娇俏的脸蛋和几分柔媚姿态,偶尔能得嬴政驻足。她素来爱打扮,对首饰更是痴迷,那支赤金凤钗是她从韩国带来的珍品,钗头镶嵌的鸽血红宝石足有指甲盖大小,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今日宫宴她特意戴出来炫耀,怎料刚走到偏殿外的回廊下,抬手理鬓时就发现凤钗不翼而飞。
她的叫声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附近洒扫的宫女、值守的太监纷纷围拢过来,里三层外三层堵得水泄不通。众人交头接耳,目光在韩姬和她身旁不远处的芈玉身上来回打转,带着看热闹的好奇与探究。韩姬本就因丢失凤钗心烦意乱,见这么多人围观,更是觉得颜面尽失,脸颊涨得通红。她目光慌乱地扫过人群,当看到一身素衣、站在角落的芈玉时,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眼中瞬间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
她猛地一把抓住身边离得最近的宫女的手腕,指甲几乎要嵌进对方的皮肉里,那宫女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作声。韩姬指着芈玉,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却依旧斩钉截铁地喊道:“一定是她!一定是这个穷酸的楚国丫头偷了我的凤钗!除了她,谁还会盯着我的首饰不放!”
1.2 芈玉辩驳
芈玉闻言,身子猛地一僵,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清澈的眼眸中满是错愕与难以置信,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刚随楚国使者来到秦宫不足半月,身上穿的还是楚国带来的素色棉麻衣裙,裙摆绣着简单的兰草纹样,虽不如韩姬的华服那般珠光宝气,却也干净整洁、透着一股清雅之气。她实在不明白,自己与韩姬素未谋面,怎么就成了对方口中“穷酸的楚国丫头”。
短暂的错愕后,芈玉迅速定了定神,压下心中的委屈与愤怒,抬眸直视韩姬,沉声道:“公主切莫血口喷人!芈玉与公主今日乃是初次相见,素无冤仇,更无利益纠葛,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偷取你的凤钗?”她的声音虽不算高亢,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力量,让周围嘈杂的议论声都渐渐小了下去,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况且方才我一直站在这台阶下的石榴树旁,与公主所在的回廊隔着足足五、六步远,中间还站着几位宫人。”芈玉伸手指了指自己脚下的位置,那里还有一片石榴树的树荫,又指了指韩姬方才站立的回廊栏杆,“在场的诸位宫人都可以作证,我自始至终未曾靠近过公主半步,又如何能越过众人偷取你的首饰?”
她说得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目光坦然地扫过围观的众人,眼神中没有丝毫闪躲。不少宫人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交头接耳地附和着“确实没见芈姑娘靠近公主”“芈姑娘一直站在那儿没动”。毕竟刚才大家都看在眼里,芈玉安静地站在角落,偶尔抬头看看宫苑的景致,确实没有靠近过韩姬。
1.3 搜身危机
“还敢狡辩!”韩姬被芈玉的镇定和条理噎得一时语塞,随即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般恼羞成怒,向前一步逼近芈玉,眼神凶狠地瞪着她,像是要将对方生吞活剥,“这宫里除了你这个刚进来的楚国丫头,还有谁会这么穷酸落魄?定是你见了我的凤钗心生歹念,趁我不注意偷了去!你以为你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就能蒙混过关吗?我告诉你,没门!”
她完全不打算听芈玉的任何辩解,猛地转头对着身后随行的太监厉声吩咐道:“来人啊!给我搜!仔细搜搜她的身上,还有她那个侍女的包裹,一定要把我的凤钗找出来!若是搜出来了,我定要让她在这宫里待不下去,好好尝尝秦宫的规矩!”
几名膀大腰圆的太监立刻应了声“遵旨”,撸起袖子就朝着芈玉气势汹汹地走去,脸上毫无表情,眼神冷漠,显然是经常替主子做这类仗势欺人的事情。绿绮见状,吓得脸色发白,却还是立刻扑到芈玉身前,小小的身子绷得笔直,像一只护主的小兽,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哭腔却依旧坚定:“不许碰我家小姐!我家小姐冰清玉洁,才不会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你们不能冤枉好人!谁要是敢碰小姐一下,我就跟谁拼命!”
芈玉心中又气又急,双手紧紧攥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清楚地知道,在这等级森严的深宫中,女子的名节比性命还要重要。一旦被这些太监当众搜身,无论结果如何,她的清白都会蒙上污点,旁人定会对她指指点点,说她品行不端。到时候就算她浑身是嘴,也说不清道不明了。看着步步逼近、面露凶光的太监,芈玉的心跳不由得加快,像擂鼓一般咚咚作响,大脑却在飞速运转,拼命思索着摆脱这两难困境的办法。
小主,
1.4 灵机一动觅转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芈玉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旁边殿内的青铜灯。那是一盏造型古朴的青铜豆灯,灯座呈圆形,厚重沉稳,灯柱上雕刻着精美的云雷纹,线条流畅细腻,稳稳地固定在殿门旁的青石基座上。灯芯燃烧着,跳动的火焰摇曳生姿,在地上投下一片清晰而稳定的光影,连灯柱上的纹路都清晰地映照出来。
看到那片清晰的光影,芈玉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她曾在楚国的古籍中看到过关于“光影投射,形影相随”的记载,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让她此刻如同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慌乱与急躁,眼神瞬间从焦急变得坚定锐利,仿佛找到了破局的关键。
“住手!”芈玉突然大喝一声,声音清亮有力,如同惊雷般在人群中炸响,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几名正要伸手去抓芈玉的太监被这突如其来的喝声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动作僵在半空,有些不知所措地转头看向韩姬,等待她的进一步指示。
韩姬也被芈玉这突如其来的气势惊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眼中满是不屑与怀疑:“怎么?你想反抗不成?难道你真的偷了凤钗,怕被搜出来露了马脚?我劝你还是乖乖配合,免得受更多苦头!”她试图用言语再次将芈玉逼入绝境,可芈玉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慌乱,反而带着一种胜券在握的胸有成竹之色,这让韩姬心中莫名地升起一丝不安。
二、灯影为证洗冤屈
2.1 提出方法,稳住局面
芈玉没有理会韩姬的挑衅,反而向前一步,迎着众人的目光,镇定地说道:“公主稍安勿躁,芈玉并非要反抗,只是觉得搜身之举太过粗鄙,也有损公主的身份体面。今日之事,我有一个两全之法自证清白,无需如此大动干戈,让众人看了笑话。”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从宫人的脸上看到了好奇与期待,从韩姬的脸上看到了慌乱与不甘,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若我用我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公主又该如何向我赔罪?”芈玉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韩姬,语气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意味。韩姬没想到芈玉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心中不禁有些发虚,眼神闪烁不定,她下意识地觉得芈玉可能真的有什么办法,但事已至此,她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若你真能证明清白,本公主自然会向你道歉,还你一个公道,日后也不再为难你便是。”
得到韩姬的承诺,芈玉微微点头,心中悄悄松了一口气。她知道,只要能争取到证明自己的机会,凭借那青铜灯影,就一定能洗清冤屈。周围的人也都好奇起来,纷纷往前凑了凑,交头接耳地猜测芈玉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办法能自证清白,目光中满是期待与探究,连原本冷漠的太监们也停下了动作,等着看这场闹剧如何收场。
绿绮也放下心来,拉着芈玉的衣袖,紧张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眼中满是信任与崇拜。她知道自家小姐聪慧过人,从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既然小姐这么说,就一定能想到办法摆脱困境,还自己一个清白。
2.2 原理阐述,引发思考
芈玉不再拖延,转身伸手指着殿内的青铜灯,声音清晰地说道:“公主请看,这殿内的青铜灯乃是固定在青石基座上的,灯座与基座用铜钉牢牢铆合,无法随意移动,所以灯芯燃烧发出的光线照射的角度也是固定不变的。”她顿了顿,给众人留出观察的时间,看到大家都顺着她的手指看向青铜灯,才继续说道:“方才公主说凤钗是在这偏殿外丢失的,那么请问公主,丢失凤钗时,你是否就在这殿门附近的回廊栏杆旁?”
韩姬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点头回答道:“是啊,我刚才就站在这殿门口的回廊栏杆旁整理发髻,刚摸到凤钗就发现不见了,前后不过片刻功夫。”芈玉继续说道:“既然如此,若有人在公主身旁偷取凤钗,必然要走到公主身边,距离公主三尺之内才能得手。而这个人在靠近公主的过程中,身体一定会遮挡住青铜灯投射过来的光线,在地上留下清晰的影子,且影子会随着人的移动而变化。”
这个新奇的说法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思考,不少人都若有所思地低下头看向地上的影子,互相小声讨论着“好像是这个道理”“影子确实会跟着人动”。他们平日里从未想过影子还能用来证明事情的真相,只觉得这个想法十分巧妙。韩姬的脸色微微有些变化,眼神闪烁,却依旧嘴硬道:“哼,影子能证明什么?说不定你是趁我低头整理发髻不注意的时候,从别的方向偷偷摸过来偷的,那样就不会留下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