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重归躯壳的瞬间,剧烈的灼痛感和规则的疯狂压迫如同潮水般再次将林墨淹没。但与昏迷前不同,此刻他的意识核心如同一块经过冰火淬炼的钻石,坚不可摧,清晰地映照着外界的一切。
他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缕来自阿雅的、清凉而坚定的极寒意念,如同风雪中的灯塔,持续不断地从外围传来,与他体内残存的归墟之力产生着微妙的共鸣,帮助他更好地抵御着环境的侵蚀。
“帕拉斯,星澜,阿雅……谢谢。”林墨在心中默念,一股暖流驱散了部分生理上的不适。他没有浪费时间沉浸在感慨中,目光如电,迅速投向了剩下的两个规则应力点。
根据“守望者”的信息和自身的感知,第二个应力点——【结构稳定锚点】——的情况比第一个更加棘手。它并非单纯的“疯狂”或“污染”,而是陷入了一种极端的“僵化”与“封闭”。
这颗应力点通体呈现出一种冰冷的暗灰色,表面光滑如镜,却布满了如同电路板般规整、但毫无生气的几何纹路。它几乎不再与外界的能量和规则进行交互,像一颗彻底死寂的顽石,固执地维持着自身那套早已与当前混乱环境脱节的“稳定”逻辑。正是这种僵化的“稳定”,阻碍了“烈焰之心”整体的能量循环与规则自愈,使其结构变得更加脆弱。
“用安抚疯狂的那套行不通……”林墨瞬间做出了判断,“需要的是‘破壁’与‘引导’,让它重新‘活’过来,与外界连接。”
他想到了自己刚刚领悟的“平衡”与“相生”。对付僵化,或许需要引入“变量”与“活力”。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将精神沉静下来。这一次,他没有像对待第一个应力点那样直接深入其规则核心,而是采取了另一种策略。
他小心地引导着体内那丝经过冰火淬炼后、变得更加柔韧和包容的归墟之力,混合着一号应力点反馈来的、微弱的“创造活性”规则气息,如同最细腻的画笔,开始在那颗暗灰色应力点冰冷的外壳上,缓缓“描绘”。
他描绘的不是攻击性的符文,也不是强制连接的通道,而是……“可能性”。
他将自己对“流动”的理解——如同溪水绕过磐石,并非摧毁,而是寻找新的路径——化作规则的印记。
他将自己对“变化”的感悟——如同四季更迭,并非混乱,而是蕴含着新生的契机——融入能量的笔触。
他甚至将阿雅传递来的那丝极寒意念中蕴含的、“冰释水流”的意蕴,也巧妙地编织进去。
这是一个极其精微的过程,要求对规则和能量的掌控达到入微的境界。林墨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其中,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刚刚稳固的灵魂再次传来负荷过重的刺痛感。他就像在绷紧的钢丝上跳舞,稍有不慎,要么无法在那僵化的外壳上留下任何痕迹,要么用力过猛,直接引发其防御机制的剧烈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