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在信息中写道:晚晚姐,我知道这很麻烦您。但怀安越来越懂事,我希望能让他对自己的根有更多的认同…一切都听您安排。)
这一次,林晚晚没有立刻拒绝。她仔细权衡了利弊。沈怀安的身份敏感,但毕竟只是个孩子。让他完全隔绝于国内环境,长期来看未必是好事,也可能在未来引发更多问题。在目前“启明”地位稳固,且与国家力量关系密切的背景下,适当可控地让他接触国内环境,或许利大于弊。
(林晚晚内心:或许…可以尝试。但必须在绝对可控的前提下。)
她回复苏晴:“可以开始筹备。但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孩子回国后,居住地、就读的幼儿园(必须是最高安保级别的国际学校或特定内部幼儿园)、日常活动范围,都必须由我指定和安排。你和孩子的安保级别将提到最高,且需要接受我们的保护性‘陪伴’。可以做到吗?”
苏晴几乎是秒回,语气充满了感激和保证:“可以!一切听您安排!谢谢晚晚姐!”
一条关于未来继承人的新的支线,就此埋下。
暗处的目光与融合的代价
然而,林晚晚很清楚,她的一举一动,依然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奥丁资本虽然暂时退却,但绝不会甘心。那些隐藏在魏昌明倒台后的残余势力,以及被“启明”挤压了生存空间的竞争对手(如奄奄一息的“数海科技”),都可能在暗中窥伺,等待时机。
更让她忧心的是自身的变化。随着与“林晚”记忆融合的加深,她发现自己独处时,偶尔会无意识地哼唱一首旋律古怪、似乎是很多年前的中学校园歌曲;会在看到某个数学公式或化学结构式时,产生一种超越当前认知的、近乎本能的亲切与理解;甚至有一次深夜梦回,她清晰地“听到”自己用“林晚”那带着少女稚气却异常执拗的声音,在脑海中反驳一个模糊的权威声音:“…我的研究没有错!它是有价值的!”
(林晚晚从梦中惊醒,冷汗涔涔,内心充满惊惧:这不是记忆回放…这像是…她在我脑子里‘活’过来了?!)
这种深层次的融合,带来的不仅是能力的提升,更是精神层面的侵蚀。她享受着她带来的知识红利,却也时刻警惕着被她同化的风险。这仿佛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她必须在自我意识被彻底模糊之前,完成“萤火素”的研发,并找到平衡两个灵魂共存的方法。
长城之内,暂得安宁;“萤火”之光,已呈燎原之势。但王座之上的林晚晚,深知脚下的基石并非坚不可摧,而内心的战场,远比外部的商战更加凶险。她站在新的起点,手握巨大的机遇和国家的期待,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过去与未来的双重考验。接下来的路,需要她以更强大的意志和更智慧的策略,去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