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二哥。”
“我此次前往开封府,听到一首关于凤阳的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棣语气低沉,面色沉重。凤阳是他们的故土,如今却陷入困苦,而他们却后知后觉。
“就是那件事。”
朱标与朱栭对视一眼,随即点头。果然,他们担心的事终于被人发现了。没想到突破口竟在五弟这里。锦衣卫查无结果,却被朱棣遇上关键人物,这或许就是天意,不是不查,只是时机未到。
“你带回来的那个和尚呢?”
“带他直接来东宫正殿,我和你二哥在那里等你。”
朱标轻拍朱棣肩膀,便与朱栭转身前往东宫正殿。
“老五这次立了大功。”
“看来这个和尚,就是凤阳那起重大贪腐案最核心的证人了。”
朱栭刚踏入正殿,在偏座坐下,望着朱标说道:“锦衣卫查了这么久,始终查不到实据,只知民间疾苦属实,却无人浮出水面。我早料此事牵连甚广,没想到老五竟带回了人证。这一回,看他们还如何抵赖。”
“太子殿下。”
“齐王殿下。”
“燕王殿下已到。”
朱标看了看进来禀报的太监,微微颔首,挥手道:“请他们进来。”
“遵命。”
片刻后,太监引领朱棣与一名黑衣和尚步入正殿。朱棣朝朱标与朱栭拱手道:“臣弟参见太子殿下,参见二皇兄。”
“国子监学生铁铉。”
“拜见太子殿下,齐王殿下。”
黑衣和尚铁铉也连忙行大礼参拜。
“就是他?”
朱涛微微皱眉,目光落在铁铉身上,心头一震,此人竟然是铁铉。这位日后建文帝麾下的重臣,曾誓死不降朱棣的铁骨汉子,居然与朱棣年少相识。
“就是他。”
朱棣微微颔首,随即望向铁铉,语气坚定地说道:“你将之前对我说的话,如实禀报太子与齐王!”
“太子殿下在上!”
“齐王殿下在上!”
“一年前,学生与同僚奉旨前往淮西、河南历练,所见所闻,令人痛心疾首!”
“洪武三年,圣上大封功臣,册封公、侯、伯爵!”
“所赐田亩,皆有明文规定!”
“可是!”
“学生在凤阳、淮西亲眼目睹,公侯之家纵容家人奴仆,恃势强占民田,横行乡里,已成常态!”
“他们将百姓田产据为己有,役使黎民如同家奴!”
“百姓稍有不满,轻则皮肉受苦,重则家破人亡!”
“圣上曾有圣旨明示!”
“命各地官府,选拔年高德劭、公正无私之人,主持乡里事务!”
“若有官吏横行不法,许乡老带领百姓上告至府、省、乃至京师!”
“然而数年来!”
“凤阳、淮西一带乡老,屡次赴省申诉!”
“而诸位公侯府邸!”
“竟派遣家丁半路截杀!”
“倒在路途的无辜者,难以计数!”
铁铉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悲愤,泪水不自觉滑落。偏座上的朱涛早已握紧拳头,面色铁青,随即起身,面向朱标说道:“臣弟另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
话音未落,朱涛便转身大步离去,心中怒火中烧。锦衣卫到底在做什么?如此恶劣的行径,竟然毫无察觉。这说明锦衣卫内部,定有内鬼作祟!
他此刻只想立刻回衙,揪出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