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知府这个五品官,你也不用再去了。”
“就在朝中做事吧。”
“朕相信你一定能担当大任。”
朱涛眼神淡淡地扫过杨宪,转动手腕上的玉扳指,笑道:“我大明向来爱惜人才。”
“嗯。”
“自你担任扬州知府以来,手段果断,治理有方,使扬州一片繁荣,令朕颇为满意。即刻返京,任中书省平章政事,三品!”
朱元璋一高兴,便给了杨宪一个三品要职,而且安排在中书省,不是督察院。这个安排意味深长。一旁的胡惟庸、李善长,还有刘伯温,脸色皆不自然。
刘伯温虽不愿再插手与杨宪有关的事,但看朱涛目光冷峻,不由得向后缩了缩身子,心知此事已非他能插手。
如今的杨宪,不但是朱元璋的心腹重臣!
更是太子朱标与齐王朱涛的亲信!
刘伯温这才明白,为何杨宪能进入中书省担任平章政事。因为他来自浙东派系,而中书省多是淮西旧臣。朱元璋显然是想借杨宪来牵制朝中势力,太子与齐王亦是如此打算,借此削弱中书省与督察院的权力。
同时,也能引出那些贪官污吏。
因为两股势力一旦对立,
必定互不相容。
他们都是棋盘上的棋子。
无人可以逃脱。
“父皇。”
“儿臣想向您推荐一位人才,此人可任扬州知府,虽未必能如杨大人那般出色,但确有实学。”
朱涛目光恢复温和,拱手微笑:“此人是马三刀的侄儿,本是今年恩科的考生,儿臣欣赏其才学,将他留在府中授课。如今恩科未开,儿臣特向父皇举荐。”
朱涛话音未落,杨宪脸色已然一变。若他能升任平章政事,五品官员的安排便能一手掌控,朱元璋也不会过问,自己也能暗中布置亲信,悄然达成目的。然而一旦李进介入此事,他的处境恐怕就极为危险。
此时杨宪也只能保持沉默,言多必失。更何况朱元璋本就多疑,这种皇室父子之间的对话,他也无权插嘴。
“好!”
“就依齐王所说。”
“这事你去办。”
“给咱挑出个能人。”
朱元璋即便对李进心存疑虑,也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儿子所推荐的人,理应不会错,便缓缓点头道:“各地州府的官员任免,今后也交由你和太子处理。科举之后,所有五品官员的调动,无需再向咱禀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儿臣领命。”
朱涛与朱标一同拱手行礼,接受旨意。
“太子殿下。”
“齐王殿下。”
“那臣这就与李进交接扬州的事务。”
杨宪恭敬地弯腰行礼,目光落在朱涛身上,心中却泛起不安。
“嗯。”
“孤会安排你与李进完成交接。”
朱涛深深注视了杨宪片刻,轻轻点头,随后向朱元璋行礼,与朱标一同离开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