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山、张家大伯和张家二伯来到王大娘家时,整个陈家村的人几乎都围在门前,看热闹。
“荷花真是有福啊,只可惜张老三命薄!要是他还活着……”一个村民摇着头,满脸惋惜。
“谁说不是呢!荷花确实是个有福之人。
自从她成了张老三的媳妇,老张家的日子那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呀,更是要去京城享福喽!”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哎!你们说小北在村里饿得只能扒树皮、捋树叶吃,我咋就没给他端碗饭呢!陈家人真不是东西!”另一个婶子一脸懊恼。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不止她一人。
谁能料到陈北会有这般鸿运呢?也就只有王荷花,会偷偷摸摸地拿些吃的给希希和小北。
“得了吧!你们还在这可惜。
瞧瞧老陈家,年前还吹嘘小东能到京城陈家族长面前当差,那赵桂花得意得哟……啧啧啧!
我都学不来她那副模样。跟小北……哦不,跟开远伯相比,小东算什么呀?简直丢人现眼!”
又有人忍不住嘲讽道。
“嗯,你说得没错。要是老陈家那口子不那么恶毒,今日被接进京光宗耀祖的,可不就是他们陈家嘛!
可惜啊,真是可惜!”众人纷纷叹息。
“不行,我得赶紧回去教训教训我家那口子,要是再对孩子们不好,我就休了她!”
一位村民突然下定决心说道。
“你说得对,我也得回去整顿整顿家风了!”
今日这事,就像一记重重的警钟,敲响在陈家村每个人的心头。
那些平日里被冷落、被打压,或是妯娌间关系不和的人们,瞬间都和好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知道明天谁会一夜发达呢?
要是到时候自家孩子不认自家的恩情,跑去报答别人,那可不要哭死!
其他的张家人得知消息后,也纷纷来到了王大娘家门口。
看到张大山、张家老大和老二过来,他们脸上堆满了笑容,笑得见牙不见眼,纷纷上前恭喜道贺。
“贵明,贵平,大山,恭喜恭喜啊!”
张贵明、张贵平、张大山笑着向众人抱拳行礼,说道:
“感谢大家关心,容我们先进去看看!”
“好好好!”围在门口的人赶忙让出一条道来。
张大山走在最前面,此刻他心中虽有些惶恐,但腰板却挺得笔直。
他清楚地记得陈北曾对他说过:
“人穷,志不能穷。别人小瞧我们没关系,但我们自己要挺直腰板,这样路才能走得稳,才能走得远!”
想到陈北这句话,张大山的腰板挺得更直了,迈着大步,大摇大摆地往家走去。
张家大伯和二伯跟在他身后,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对两边的人笑着拱手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