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领旨。”南宫羿虽不甘但还是领旨谢恩。
李长民不再看他,转身走向文官集团,最终在张崇文和赵明宇面前停下。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一种审视的、带着明显厌烦的目光看着他们,直看得两人头皮发麻,冷汗涔涔。
良久,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带着刺骨的寒意:
“张爱卿,赵爱卿。你们口口声声苍生、仁德、大局……真是忧国忧民,朕,心甚慰。”
这话听起来是褒奖,但配合皇帝那毫无温度的语气和眼神,让张、赵二人心中俱是一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
李长民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拔高,
“朕想问你们,若此刻突厥铁骑兵临城下,你们是打算用这些仁德之言去感化他们,还是指望南宫羿这样的‘武夫’去浴血拼杀?”
他目光扫过所有文官:“整日将‘息兵止戈’挂在嘴边,谈和,战便是莽夫,主和,便是贤臣。尔等可知,边疆的和平,从来不是靠摇尾乞怜换来的!
而是靠无数陈北这样的将士,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朕,不喜空谈!”
最后一句,李长民几乎是厉声喝出,震得文官们浑身一颤。
他们终于明白,皇帝对他们这套“主和”论调,早已深恶痛绝。
李长民不再理会面色惨白的文官们,转身重回丹陛,朗声道:
“拟旨!”
掌印太监赵公公慌忙躬身。
“八百里加急,传朕旨意至沧澜关。告诉开远侯陈北,突厥俘虏,严加看管!
可予基本饮食,勿令饿毙折损,但绝不可优待!更不可放还!
如何处置,朕自有决断!沧澜关全军,给朕瞪大眼睛,厉兵秣马!
若突厥敢来报复,就给朕往死里打!打出大乾的赫 赫天威,打到他们不敢南顾为止!”
这道旨意,完全否定了文官“优待、放还、议和”的请求,明确支持了武将“强硬、备战”的立场。
尤其那句“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