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刀兵可破其国却难服其心唯有血脉相连利益与共方长治久安

而在那城墙之下,是一片无比繁荣景象——

汉人商贾与草原牧民比肩而立,丝绸、茶叶、瓷器与皮货、骏马、牛羊在画中交错。

孩童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几个草原老人正与汉人掌柜坐在茶摊前谈笑,手中的茶碗冒着袅袅热气。

更远处,新开垦的田地里庄稼长势喜,几座新建的学堂里隐约可见孩童读书的身影。

“这是...开远县?”工部尚书凑上前来,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

传信兵躬身答道:“回大人,这正是如今的沧澜关内外实景。

镇北公下令,所有草原部落牧民只要遵守开远县规矩,大乾律令,皆可入关互市,孩童可入汉学,牧民可习耕种。

如今草原各部争相归附,边境往来的商队已经堵塞了道路。”

百官闻言,顿时议论纷纷。

“这...这成何体统!”一位老臣颤巍巍地指着画卷。

“蛮族与我大乾人杂处,礼法何存?”

“张大人此言差矣。”文渊阁大学士范进目光炯炯,

“你看这画中,城上守军军容整齐,城内城外百姓各安其业。若真如你所说,又怎会如此井然有序?”

李长民默不作声,手指轻轻抚过画卷上那几个醒目的大字——“开远县欢迎你”。

他注意到在画卷右下角,还有一行细密的小字:

“胡汉本一家,刀兵化玉帛。愿边关永靖,商旅不绝。”

好一个“胡汉本一家”。李长民在心中默念,眼神复杂。

他想起陈北离开京城前在镇北府书房两人的密谈。

当时他给自己说:“陛下,若要永绝边患,刀兵可破其国,却难服其心。唯有让草原与中原血脉相连,利益与共,方是长治久安之道。”

如今,他竟真的做到了。

“传朕旨意。”李长民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即日起,开放北疆六州十三关,准予互市。命户部、兵部共同拟定《边贸新策》,广纳草原部族归附。”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在那幅画卷上,嘴角终于扬起一丝真切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