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炎明也搭话道:“是啊!王公子,没事的到了这里大家都是一家人,要是他这里住不习惯,也可去我那边,师公当年住的院子一直给我们留着。”
“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看了看各自的房间之后,陈北就没再让兰锦,杨林,张玉贵,黄江,李川等人跟着,只带了韩志远,刘光耀,郑平三人,一起去了揽月楼。
“揽月楼”此楼临水而建,飞檐斗拱,今夜被大梁文坛泰斗苏老包下,举办中秋文会,广邀城中才俊及各国游学士子,可谓群贤毕集。
楼内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悠扬。
大梁的学子们宽袍博带,举止风雅,言谈间引经据典,气氛热烈而……排外。
陈北他们入场时苏老虽然还没有来,但文会已经开始,不少目光投射过来,带着审视与若有若无的轻慢。
刘文清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今夜不仅是他个人的扬名之机,也关乎大乾文人的颜面。
文会循例进行,行酒令、对对联,大梁学子确实才思敏捷,佳句频出,引得满堂喝彩。
刘文清也不甘示弱,在对联环节中接连对出几个妙对,勉强维持住了大乾的体面。
然而,真正的风暴在“即景赋诗”环节,苏老这个时候也已经到了,给出了两个主题。
“中秋”与“明月”。
大梁才子赵铭轩率先起身,他是苏老徒孙素有“翰林玉郎”之称。
他踱步至场中,略一沉吟,朗声诵道:
“银汉无声转玉盘,清辉漫洒桂花寒。
琼楼欲攀星作伴,犹恐高处不胜单。”
诗作一出,满场赞叹。
“好一个‘犹恐高处不胜单’!意境清奇,孤高不凡!”
“赵兄此诗,当为今夜魁首!”
刘文清面色凝重,此诗水准极高,自己仓促间难以超越。
但众目睽睽之下,他不能退缩。他强迫自己冷静,思索片刻,上前走出两步也吟出一首:
“客居异乡又中秋,独上高楼望月幽。
万里家山何处是,清辉犹照旧时楼。”
诗境工整,情感真挚,尤其是“游子思乡”之情颇能引起共鸣,也赢得了一些掌声。
但在赵铭轩那首格局稍显狭窄的“孤高”之诗面前,终究显得平实了些。
赵铭轩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目光扫过大乾众人,最终落在一直安静喝酒,仿佛事不关己的陈北身上。
“这位仁兄,自入场后便默不作声,可是觉得我等着相唱和,不堪入耳?还是说,大乾才子,另有高见,不屑与我等为伍?”
矛头,直指陈北!
瞬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陈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