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朝廷都在卖大明,也不单我一人。
崇祯筹不到钱,征税也征不到,皇帝的问题最大吧。
我是辜负了他的信任,我承认我是为了权才跟他吹牛,但崇祯信了,我没办法……我尽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风寒就要了命,这皇帝的身体也太弱了,跟个孩子差不多。”
“不是说太医没救回来吗?庸医。”
“啊,这天幕的意思是文官故意的?”
“说不准,反正皇帝死了。”
“换了一个能力不行的皇帝,大臣也没把皇帝放在眼里啊。”
“聪明人太多,把皇帝当猴耍,大清一来全都杀了。”
……
这种地狱笑话,百姓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悲。
一个王朝的灭亡,不是一个皇帝能救的,需要整个朝廷和百姓一起,这崇祯民心没有,臣子阳奉阴违,他们想不到怎么救。
{比军事失控更棘手的,是财政危机。
明朝后期的货币以白银为主,可明帝国每年产出的银子,却只有二十万两。
以前有银子是因为隆庆开关之后,全世界大量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流入明朝。
在崇祯继位以后,流入白银的贸易线,一共有三条。
最大的流入途径是日本,可就在崇祯十年,日本突然关上大门,展开了长达两百年的闭关锁国。
如此一来,虽然倭寇消失了,但这条流入白银的贸易线,却就此断裂。
第二条白银贸易线是吕宋,可就在崇祯十二年,吕宋却发生屠华事件,因此中断了和大明的贸易。
这条最为重要的白银输入口,也就此断裂。
最后一个白银输入途径,是来自美洲,途径马六甲和澳门,然后再到大明,这条航线,此前掌握在葡萄牙人手中。
可就在崇祯十三年,荷兰人开始进攻马六甲海峡。
一年之后,马六甲被荷兰人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