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复刻现代杂交水稻

“老张头,你可是咱村的种田好手,这杂交水稻你听懂了吗?”

“难啊,没个十年八年,研究不出来。”

“听着感觉还行,但一想啥也记不住。”

“等着吧,全国那么多种田老农,说不定能研究出来呢。”

……

毕竟是粮食,难操作是应该的,有这个方法,各朝各代都能找人去研究,不知省了多少事。

所以,即便百姓们有些失望不能马上种植杂交水稻,也没有开口抱怨天幕没有直接给他们种子。

看了这么久的天幕,大家也都知道,天幕就是照亮他们脚下路的一束光,怎么走,要不要走,还得靠他们。

天幕相信他们能创造奇迹,他们怎能辜负天幕呢。

【三系法就是通过让“母亲水稻”失去自花授粉能力,然后为她指定一位“父亲”,来批量生产高产杂交种子。

第一步,认不出到底有没有雄蕊,卒。

理论很简单,但是找野生水稻真的看天啊。

种植水稻有一定几率产生不育系,不需要到野外找野生。

不育系超级难找,在古代靠自己基本不可能。

听说杂交水稻不好吃。

饿死和难吃选一个。

要是你能培育出亩产两千斤的杂交水稻,要么直接当皇帝,要么活不过第二天。

古代想办法弄到红薯和土豆才是硬道理。

红薯和玉米、土豆是明朝才传入中国,大面积推广还是清初的时候。】

崇祯直接跳起来跟王承恩说:“快,大伴,让内阁下令推广种植这三种作物……”

红薯、土豆、玉米早已传入大明,只是因产量和适应性限制,未成为主要粮食。

而且它们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面粉,尤其是红薯食用之后有胀气、泛酸等不良反应,不顶饿,百姓不愿种植。

现在朝廷发文让百姓种植,用来抵税收,应该会有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