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给他机会,不中用啊

赵匡胤:“……槽多无口。”

有小善,无大志,怎么能当好皇帝。

即便名臣辈出,赵祯只想打顺风局,遇到一点阻力,就退缩了,人怎么可以没种到这个地步?

赵大想不通。

仁宗的“仁”,不只是说赵祯小仁,更像是帝王无能无权的讽刺……

天幕说的没错,赵祯,他是一个好人,也仅是一个好人。

刘娥揉了揉太阳穴,心堵得慌,直接让人去找太医。

人老了,真不能受刺激。

赵祯这是躺平摆烂,不想奋起,只想沉浸在虚假的繁荣里,不管死后洪水滔天是吧?

晚年宋仁宗想起,刚开始就被自己叫停的庆历新政,也是后悔不已。

他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机,让“三冗”这个毒瘤越长越大。

恩荫制度让朝廷官员过剩,办事效率低下,发俸已成为朝廷的负担。

全国军队加起来超过百万,养兵的费用,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七八成。

另外,还要给辽国、西夏岁币,大宋财政年年赤字……

这些,都是因为他的失职。

朕也努力想做个好皇帝,让天下太平,百姓少受点苦。

可,朕能够平衡朝堂,就已经如履薄冰。

再多的,他只能说抱歉。

【说是仁宗盛治,他对士大夫仁厚,对百姓可一点都不仁厚。

宋代官员的俸禄除了官俸,还有政府给予的其他补贴,但大批官员在高额俸禄下,照样贪腐。

仁宗时不时还给身边人巨额赏赐,除了百姓,他对其他人好的没话说,就连敌国都服气。

只有老百姓的盛世才是真的盛世,大宋百姓苦难程度跟其他朝代比,赋税历朝之最。

宋只有开封府好,一国只养一城,就是文人爱吹宋。】

仁宗朝后的皇帝:“……世界正常了。”

他们就说,仁宗明明有很多差评,就是神宗朝王安石变法时,反对变法的旧党开始不遗余力的美化仁宗。

就连宋夏战争都能吹一波,民无怨言,国无遗患……

天幕说的没错,仁宗就是脾气好,能力嘛,真不咋样。

但是,就大宋这个情况,换谁来,都没法做得更好。

其他朝代皇帝:“……这是士大夫最幸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