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余名通过严苛考验的新血注入,使得月牙泉绿洲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原本以战斗为核心的“阵风”队伍,如今面临着管理、训练、后勤等多重挑战。松散的人事安排和模糊的职责划分,已经无法适应这支迅速成长的队伍。夏明朗很清楚,是时候为“阵风”打造一副坚实有力的骨架了。
深夜,胡杨树下临时搭建的军帐内,牛油烛火摇曳。夏明朗、赵铁山、王栓子、黑熊,以及被特意叫来的石柱和另外几名在月牙泉之战及后续考验中表现出色的老卒围坐在一起。粗糙的木桌上,铺着一张夏明朗亲手绘制的组织结构草图。
“诸位,”夏明朗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阵风’不能再是一盘散沙,也不能仅靠我们几个人的吆喝来运转。我们需要规矩,需要分工,需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听谁的。”
他指向草图的核心:“‘阵风’主体,仍为战兵。我意,仿古制,结合我们自身特点,建立三级编制。”
“十人为‘一丝’,设丝长。”夏明朗用炭笔在草图上画出一个最小的圆圈,“此为最基本作战单位,同吃同住同训,要求彼此熟悉如手足。丝长需勇猛善战,更需能团结麾下。”
“十丝为‘一缕’,设缕长。”他又画出一个稍大的圆圈,将十个小圈囊括在内,“百人队,可独立执行小型战术任务。缕长需通晓基本阵型变化,懂得临阵指挥。”
“十缕为‘一阵’,设阵长。”最大的圆圈出现,“千人规模,是为‘阵风’主力战兵。阵长需有大局观,能独当一面,深刻理解阵法精要,善用地形天时。”
赵铁山听得眼睛发亮,他统带人多,最头疼的就是层级不清,闻言立刻道:“这个好!丝丝缕缕,听着就顺溜!以后调动、传令都方便!”
夏明朗点点头,继续道:“战兵为核心,但一支能战之军,离不开其他支撑。”他的炭笔移向草图的其他分支。
“王栓子。”
“属下在!”王栓子立刻挺直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