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定北宴·紫宸见天子

证道红尘 扣字白桃 2769 字 12天前

林青阳的声音转而沉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林某唯愿陛下与朝廷,能念及北疆血战之惨烈,将士用命之忠勇,能切实落实对阵亡将士之抚恤,对战死江湖义士之追封,妥善安置其遗孤寡母,使英魂得安,生者无虑,不至于流血又流泪。如此,方不负我等北疆浴血奋战之心——”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一字一句道:“唯愿,山河无恙,黎庶安康!”

“山河无恙,黎庶安康!”这八个字,如同洪钟大吕,在大殿中回荡,震得许多人耳中嗡嗡作响。

话音刚落,沈孤雁立刻起身,沉声道:“我也如此。”

顾云帆随即立刻起身,肃然道:“林小友所言,亦是顾某之心声。顾某愿将陛下所赐,尽数转为对阵亡将士抚恤之用!”玄同道长高宣一声道号,稽首道:“贫道方外之人,受此重赏于心难安,愿随林宗师之议。”千晓先生摇着羽扇,笑道:“金银于我何加焉?不若成全林小友一片仁心。”

紧接着,岳天、云飞扬等北疆少壮将领亦大步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末将等附议林宗师!愿将封赏转为抚恤,恳请陛下体恤将士!”

岳千擎虽未直接辞赏,却也洪声道:“老子……我跃鲸帮的赏赐,也拿去抚恤兄弟!朝廷若能真把抚恤落到实处,比给我十个虚衔都强!”苏云袖也轻声而坚定地道:“民女亦同。”

一时间,附议之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浪潮。皇帝朱常澈坐在龙椅上,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面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他万万没想到,林青阳竟会以“辞赏”为引,将了他一军,将“抚恤英烈”这面大义之旗牢牢抓在了手中,逼得他不得不表态。若强行压制,不仅寒了天下人心,更坐实了朝廷刻薄寡恩之名。他虽不太在乎大晋子民对他的评价如何,却也需要一个较为安稳的内部环境来追求长生。

僵持片刻,皇帝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众卿……忠义可嘉,体恤士卒,实乃国之栋梁。既然如此……个人封赏,依旧按旨意发放,是朕对诸位功臣的一点心意,不可再推辞。至于阵亡将士抚恤、义士追封之事……”

他转向内阁首辅和兵部、户部尚书,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尔等务必加大力度,从速从优,尽快落实!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几位重臣连忙出列领命。

一场风波,看似以皇帝的妥协和“其乐融融”的结局收场,殿内气氛重新缓和,宫乐再次响起。但所有人都知道,经此一事,皇帝与这些江湖功臣之间的裂痕,已清晰可见。林青阳等人虽未获得实权,却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和道德制高点,而皇帝则被迫在天下人面前,做出了他或许并不情愿的承诺。

就在宴会气氛看似回归常态,众人重新举箸,交谈声渐起之时,皇帝身边那位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总管太监,忽然上前一步,运足了中气,用一种异常尖利高亢的嗓音宣道:

“宣——大晋国师上殿!”

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丝竹之声戛然而止,交谈笑语瞬间消失。整个紫宸殿,陷入了一种近乎凝滞的寂静。所有目光,包括那些原本有些漫不经心、只顾享乐的皇亲国戚,都不由自主地、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渴望,齐刷刷投向了那扇巨大的殿门方向。

这位深居简出,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却能让皇帝“返老还童”,权倾内廷,甚至连太子、皇子们都对其讳莫如深的神秘人物,终于要揭开面纱了。

在无数道目光的聚焦下,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步入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