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承统安疆

郑森接过奏疏,目光扫过“复明”二字,指尖用力,奏疏边缘被捏得发皱。

他解下腰间铜算珠,逐颗拨弄,算珠碰撞声清脆:“传钱龙锡进殿。”

钱龙锡进门时,身着前明绯袍,躬身却不跪拜,袖中藏着的联名奏疏边角微微外露:“老臣钱龙锡,叩见吴王。”

“大明未亡,鲁王尚在,您若称帝,便是篡逆,不仅老臣不服,江南十七位前明旧臣、三十余家士绅也难归顺。”

他抬眼,语气带着孤注一掷的坚定:“臣与门生故吏相约,宁死不奉新朝,只求您迎回鲁王,重扶大明正统。”

“钱大人可知,鲁王在四明山时,士兵啃树皮,百姓逃荒?”郑森放下奏疏,声音沉了些。

他从案上拿起经世学堂的核算册:“学子们算过,前明末年,浙东士绅藏粮三百万石,却眼睁睁看着两万百姓饿死,这‘正统’,百姓不认。”

“您要的‘复明’,是士绅的虚名;百姓要的,是有饭吃、不遭战乱的实在。”

郑森起身,又拿起一本商号账册,递到钱龙锡面前:“这是上月浙东民生账。”

“兰溪百姓领到商号发的粮,织户把丝卖到泉州,学子能安心算学,这才是人心所向。”

钱龙锡脸色涨红,伸手翻开账册,指尖划过“税银减半”“商号贷棉”的条目,指节微微颤抖。

他家中世代为粮商,前明时苛捐杂税叠加,官吏盘剥,一年盈利不足三成;如今账册上的税银明细,确实比从前少了近半,且无一笔额外摊派。

“即便如此,也该拥立宗室,而非自立!”他仍硬声道,却没了先前的底气。

“宗室相争,已让江南遭难。”郑森拿起铜算珠,逐颗拨弄,算珠上的旧痕映着烛火。

“我算过,若扶鲁王,唐王必不罢休,内战再起,清军趁虚而入,江南至少十万百姓要流离失所,士绅商号也难逃兵祸。”

“新朝立,我尊大明文脉,经世学堂设儒学班,士绅子弟免试入学,税银按前明旧制减半,且三年不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