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金陵迎帝

南京码头早已挤满了百姓,老的扶着身边的木桩,少的被大人架在肩头,都朝着江面望。

有老农捧着布包的炒米,踮着脚往前凑,嘴里念叨着“陛下要是饿了,吃点垫垫”。

还有妇人抱着刚满月的孩子,孩子手里攥着个小红布旗,被风吹得晃来晃去。

“是陛下的船!”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人群瞬间炸了锅,欢呼声裹着水汽飘远,连停泊的渔舟都跟着晃。

内阁辅臣冯厚敦领着张家玉、李寄等百官,早跪在石阶下,玄色朝服的下摆被风掀起,露出里面打补丁的衬裤。

那是江淮大战时国库紧张,百官自愿减了月例,旧裤子补了又穿。

冯厚敦垂着头,手悄悄摸了摸袖里的急报,纸角都被他攥得发皱,心里又喜又忧。

喜的是陛下斩了博洛,江南能喘口气;忧的是九江、安庆的急报,怕是要让陛下刚回来就不得歇。

楼船刚靠稳,亲兵搭好跳板,郑森就快步走了下来。

玄铁甲胄蹭过跳板的木棱,发出“哐当”一声响,甲缝里的泥点掉在木板上。

腰间那柄腰刀的鞘上,去年江阴守城时被清军砍出的划痕,在光下看得清清楚楚。

他没看欢呼的百姓,目光直接扫过跪迎的百官,落在冯厚敦身上,声音里没半分凯旋的轻松:“冯阁老,安庆、九江的急报呢?可有新消息?”

冯厚敦心里一紧,连忙掏出两封急报,双手递上去时,指尖还沾着今早写报告的墨迹。

卯时收到急报后,他连手都没顾上擦就赶来码头了。

“陛下,勒克德浑率清军围了安庆,施琅将军说敌军有二十门红衣炮,城墙轰出两处缺口,士兵正用沙袋堵;谭泰还在九江城下,赵勇将军的急报说……”他声音压得更低。

“九江守军不足五千,粮草只够三日,城墙塌了好几处,随时可能破城。”

郑森一把抓过急报,指尖划过粗糙的信纸,纸边刮得指腹发疼。

看到“守军不足五千”时,他眉头拧得紧紧的,指节攥得发白。

离开淮安前,他明明让张煌言带两千水师、方国安领三千步兵驰援江西,当时张煌言还说“臣必尽快赶到”,怎么现在局势还这么吃紧?

是援军被堵在路上,还是兵力根本不够?

“这群鞑子,倒会捡便宜!”他低声骂了一句,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江淮刚赢,要是江西丢了,那三万多战死的弟兄岂不是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