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永历入滇

林察勒住马时,指节因攥紧缰绳泛出青白。

他打过的硬仗数不清,连清军的重甲骑兵都没让他慌过,可此刻看着云贵山地里蜿蜒的队伍,心却沉到了底。

副将捧着探报的手在抖:“将军,宣威山里不仅有永历残部,还有大西军的前锋营,至少五千人,列了防御阵。”

林察弯腰捡起地上的一块碎石,手指摩挲着棱角。

这山地多石,骑兵根本冲不起来,只能靠步兵推进,可步兵的草鞋早就磨穿了底,不少士兵的脚底板化脓流血,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他摸出粮袋,倒出仅剩的几把糙米,米粒里还混着草屑:“从梧州出发时二十万石粮,现在还剩多少?”

“不足两万石了,将军。”军需官的声音发虚。

“广西镇军还能按半份粮供应,陈邦傅的降兵……昨天已经开始吃野菜了。”

“昨夜那两个逃兵,就是因为抢了老乡的红薯被抓的,喊着‘饿死不如投清军’时,好多降兵都低着头,不敢看。”

林察闭了闭眼,他知道降兵的心思。

这些人原本是南明的散兵,投降大夏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饭都吃不饱,哗变是迟早的事。

他刚要下令“让陈邦傅约束部众,今日起降兵也按半份粮供应”,山坳里的牛角号突然炸响。

粗粝的调子像钝刀割肉,一下下刺在心上。

“拿望远镜来!”林察的声音发沉。

镜片里,青黑色号衣的大西军列着整齐的方阵,长枪斜指,枪尖上的弯刀反射着日光,晃得人眼晕。

腰间的铜鼓挂在腰侧,随着士兵的呼吸轻轻晃动,那是大西军的“传令鼓”,敲一下进,敲两下退,纪律严明得不像农民军。

为首的将领骑着一匹黑马,胸前的虎符是赤铜铸的,阳光下亮得刺眼。

他开口道:“大夏军的朋友听着,孙可望将军有令,永历皇帝已安全抵达昆明,滇东之地归大西军管辖,你们请回吧!”

金声桓这时才带着广西镇军赶上来。

他的盔甲上沾着泥点,显然也是一路急赶。

听到大西将领的话,他猛地按住刀柄,指甲几乎嵌进木头里。

他怒声道:“孙可望算个什么东西?敢拦大夏军的路!他想保永历,就不怕跟陛下撕破脸?”

林察知道金声桓的心思。

金声桓是降将,当年在南明时因战败投了大夏,一直想靠军功洗白身份,擒住永历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可林察更清楚眼下的处境。

他拉了拉金声桓的胳膊,压低声音:“别冲动,粮草只够撑三天,大西军占着地利,真打起来,咱们不仅拿不下永历,还可能被他们困在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