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舆论造势

短短三天,三出戏就写好了。

阮大铖把戏文呈给郑森。

双手都在发抖——这是他最后的机会,要是郑森不满意,他就只能回大牢里待一辈子。

郑森看了之后,非常满意。

尤其是对《宫闱秘》里的“宫宴私会”情节,更是赞不绝口:“写得好!就这么写!老百姓就爱看这个!”

“你把‘孝庄对唱’那段再改改,用词再通俗点,让街头的小贩都能哼出来。”

“这样才能传得广。”

他立刻下令:“让江南的戏班都来演这几出戏。”

“南京的‘庆和园’‘同乐楼’,苏州的‘玉茗堂’,扬州的‘冶春园’,都要演。”

“南京、苏州、扬州这些大城市,要连演一个月,每天两场。”

“下午一场给百姓看,晚上一场给士子和商人看。”

“另外,让人把戏文印成小册子,用通俗的语言改写,去掉那些生僻字,再配上简单的插图。”

“比如多尔衮抢博尔济吉特氏的图,顺治帝哭的图,让不识字的百姓也能看懂。”

“然后通过江淮的商队,偷偷运到北方。”

“山东的济南、山西的太原、直隶的天津,都要发,越多越好。”

陈永华有些担心,皱着眉头说:“陛下,要是多尔衮知道是咱们在背后搞鬼,会不会恼羞成怒,出兵攻打江淮?”

“他现在自顾不暇,哪有功夫打咱们。”

郑森摇头,语气里带着自信。

“正蓝旗的俄莫克图,已经带着两千人躲到了张家口,不肯听多尔衮的调遣。”

“镶红旗的岳托,也借口‘兵力不足’,不肯派兵去帮多尔衮镇压汉人起义。”

“佟家虽然被拉拢了,可其他汉人官员对多尔衮‘杀侄夺妻’的做法不满。”

“范文程私下对宁完我说,‘多尔衮此举,是把汉人当傻子耍,咱们虽是汉军旗,也不能跟着他败坏名声’。”

“两人暗地里扣下了给多尔衮输送粮草的文书,让清军的粮草迟迟运不到前线。”

“阿济格和多铎虽然支持多尔衮,可两人又在争兵权。”

“阿济格想当‘辅政王’,多铎想管八旗的粮草,天天在朝堂上吵架。”

“多尔衮得忙着调和他们,根本没功夫管咱们。”

“再说,咱们有阎应元在淮安守着,三十万大军,还有新式的燧发枪和红衣大炮。”

“阎应元上个月还派人来报,说淮安的防线又加固了,挖了三道战壕,还埋了地雷。”

“多尔衮就算想打,也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