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南巡决策

天启殿内,烛火彻夜未熄,昏黄光晕里,案上奏折堆叠如丘,最上层两本钤“急递”朱签的文书格外醒目。

一本是黄河中下游堤防修缮的奏议,墨迹未干处还留着工部主事的圈注。

另一本则是北境九边的军报,边角因反复摩挲泛起毛边,隐约能看见“蒙古部落异动”的字样。

郑森指尖悬在奏折上,指腹无意识地反复摩挲纸页边缘,这是连日高强度政务养出的本能动作。

每一次触碰,都像在与无穷尽的事务角力,连指腹掠过案角那道抗清时留下的刀痕时,粗糙木纹带来的刺痛,都压不住心底翻涌的疲惫。

他并非不耐辛劳,当年在江南起势时,曾五日五夜不眠不休奔袭百里,如今却觉得,寅时起身、子时歇下的政务比那时更耗心神。

后世“八小时工作制”的念头像一根细刺,总在筋疲力尽时扎进脑海。

大夏虽依他旨意增设休沐,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各休三日,冬至、除夕各休五日,算来一年仅二十余日喘息,可这已是对“帝王无休”传统的突破。

若再提更多休息之请,御史台怕是要递上“耽于逸乐”的弹劾,他只能将倦意压在心底,任由政务像一张密网,将自己缚在案前。

目光扫过案上凉透的龙井,茶盏底积着薄薄一层茶渣,郑森眼底掠过一丝自嘲。

连喝口热茶的余暇都没有。

北方流民安置册还堆在左侧箱角,册页间夹着的便签上,还记着“山东流民需拨粮三千石”的待办事项。

右侧安南垦荒农具申领单上,工部拟的“铁器锻造进度”还没核验,这些事像一块块石头,压得他连呼吸都觉得沉。

“陛下,已近子时,该歇息了。”

贴身太监轻步上前,玄色宫袍扫过地面时几乎无声,双手捧着温热的毛巾,腰弯得几乎与地面平行,喉间的声音压至极低,像怕惊扰了案前的寂静。

他随侍郑森已近六载,去年曾因忘提醒核对安南医官名单,被陛下轻声训了句“实务要细”,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此刻更是摸透了陛下脾性。

不喜“奴才”之称,累极时听不得“奏折”二字,连说话都要反复斟酌,生怕一言不慎惹其心烦。

捧着毛巾的手微微发紧,太监在心底反复推演措辞,良久才缓缓补充。

明日辰时议甘肃军饷,冯首辅呈递的军册,奴婢已令小太监在偏殿用暖炉温着,您醒后翻开便不凉手。

军册里还夹着户部拟的“饷银拨付明细”,您一看便知。

他特意不提“奏折”,只说“军册”,还强调“温着”,既告知明日要务,又藏着细微的关切。

郑森接过毛巾擦了脸,凉意驱散些许混沌,目光落在墙面悬挂的《大夏疆域图》上,指尖不自觉地指向江南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