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东林书院的马车刚驶出无锡地界,郑森便对陈永华道:“改道苏州,去顾家。”
这是他称帝六年来,第一次微服踏入江南故友的院落。
朱漆门扉推开时,顾炎武正握着卡尺量火器零件,青布衫上沾着铜屑。
见是郑森,他手中工具“当啷”落地,快步上前:“陛下怎么来了?连个信都没捎!”
语气里没有臣对君的拘谨,只有老友相见的热络。
“再捎信,你又要提前把工坊收拾得‘体面’,朕还怎么看真东西?”
郑森拍他肩,目光扫过院角的织机模型,“六年前说的‘飞梭织机’,成了?”
“早成了!”
顾炎武拉他往工坊走,指尖点着织机。
“按陛下提的‘杠杆原理’改的,比旧织机快三成,松江陈氏织坊订了两百台,上个月刚交货。”
他掀开木盒,里面的燧发枪零件码得整齐。
“这新枪枪管加了膛线,五十步外能穿三层甲,比六年前商会造的初代款强十倍,经世学堂的弟子还改了装弹器,短时间内能装三发。”
郑森拿起枪管,冰凉的金属贴着手心,捧着刚铸好的火铳调试。
“水师正缺这东西,长江水师先领五百支试手,损耗算朕的。”
他顿了顿,话锋转沉,目光落在墙角堆着的青灰色砖块上。
“当年咱们商会牵头研发的水泥,如今造石砖的款是成了,今年推广还卡在哪?”
“朕清楚,能抗河堤大水的耐蚀款还没突破,成本也压不下来,可这造石砖的款,盖房修仓总够用了。”
顾炎武倒了杯粗茶。
“水泥目前做的砖不如天然石板硬。这造石砖的水泥还不能抗河堤大水,倒是盖仓库、修官署比石材省工省钱。”
“咱们也没敢往河堤上用,耐蚀的配方还在试,烧了十几窑都没成。”
郑森冷笑。
“河堤暂用石板,等耐蚀款研发成了再说,先把这造石砖的款推出去,让他们亲眼看看用处。”
他掏出本手札,纸页上画着蒸汽机草图,“这是朕整理的‘热能转化’原理,你让弟子试试改在水磨上,成了能省一半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