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巡抚衙内,刘国轩正埋首处理改土归流的文书。
自他坐镇贵阳以来,便着力整顿西南土司乱象,拆改土司私兵、划定州县疆界、推行大夏律法,此刻案上还摊着刚拟定的《贵阳土司改流章程》,一旁的亲兵突然捧着鎏金封套闯入。
“将军,南京八百里加急!陛下的谕旨到了!”
刘国轩放下朱笔,接过谕旨时,指尖还沾着墨痕。
展开一看,郑森的字迹带着刚劲的决断,聚焦于西南战事。
“滇局复杂,吴三桂据昆明称大周,李定国拥残部困云缅,皆为隐患。”
“令刘国轩率八万大军从贵州西进,往昆明方向推进,配合柳州张煌言所部行动,听其调度,两军协同夹击吴三桂,先定滇中局势。”
刘国轩心中了然——陛下早有平定西南之意,如今正式下令,当速整军备战。
他刚将谕旨收好,负责探查滇境的斥候便紧急求见,递上密报。
刘国轩展开密报,脸色骤然一沉。
密报上写着:“吴三桂于昆明弑永历帝,对外谎称病逝,滇地百姓人心惶惶。”
“竟有此事!”刘国轩攥紧密报,即刻召来亲兵。
“备快马,将吴三桂弑君之事密奏南京,务必加急送达!”
亲兵领命而去,刘国轩则开始召集部将,部署西进事宜,心中暗忖:永历帝一死,李定国恐心无归处,此事需让陛下知晓,或可另作筹谋。
南京的御书房内,郑森正对着西南舆图沉思。
舆图上,红色大夏、蓝色大周、零散南明势力标注分明,他指尖在云南境内划过,口中自语:“吴三桂反复无常,李定国勇而有忠,虽皆无长远战略,却是眼下滇地最难缠的两人。”
郑森早有主动出击之意,却在琢磨“如何拉拢李定国、孤立吴三桂”时,内侍捧着刘国轩的密报匆匆而入。
“陛下,贵阳急递密报,刘国轩将军奏报——吴三桂弑永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