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八十年代之前,
也得有个政治靠山才行。
没人提携你,
没人替你说话,
你再有本事又能怎样?
最终还不是被大潮淹没,默默无闻。
至于赵立春为何还能保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
很简单——他握住了别人的软肋。
什么样的人最可靠?
以高育良为例,
他为什么会选中安长林和孟德海?
正是因为他掌握了他们的把柄。
要是这些把柄被捅出去,
足够让他们立刻进厂学习缝纫机操作。
当初高育良也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了赵立春,
就是年轻时的一些糊涂事。
这些事如果当时没处理干净,
被赵立春爆出来的话……
呵呵……
够他喝上一壶的。
甚至岳父大人也不会出手相救。
可惜的是……
赵立春漏算了一点,
那就是高育良晋升得太快了,
快到他根本来不及反应。
所以啊,
人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高育良现在还只是个副省,
或者是省委常委,
那老丈人肯定会选择冷处理,
就算要管,也不会是现在。
毕竟现在正是老丈人的关键时期。
若在这节骨眼上,女婿爆出了这种事,
你想,敌对势力会怎么用?
会不会借题发挥,直接打击老丈人本人?
要知道,这场权力之争的失败者,可是会牵连一大片的。
但现在完全不同了。
如今高育良已经是汉东省长,
就算老丈人再不高兴,也只能忍着,
一个经济大省的分量不言而喻。
为了彻底清除他的这段黑历史,
高育良从老婆嘴里听说,
她的爷爷特意去了一趟京城,
将这件事彻底压了下来。
其实这事可大可小,
对方不说,那自然没事。
但一旦对方大肆炒作,
那就不是小事了。
连高育良这样有深厚背景的人都要小心应付,
其他的人……
更不用多说了。
他甚至怀疑李达康也有把柄落在对方手里。
沙瑞金自然不知道他心里这些念头。
“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
高育良能说出这番话,说明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中福这事未必是坏事。
当然,前提是不能有重大人员伤亡。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
高育良这次是真伤透了心。
原本稳坐钓鱼台的他,
因为这场事故,反应竟然如此激烈。
不过细想一下,也就能理解了。
他这个省长的位置还没坐热乎呢,
突然就冒出这么大的麻烦,
他要是不紧张,那才奇怪。
一百八十多个人被困在矿井下面,
出事的话,两人恐怕都要被摘帽子。
而高育良,估计下场更惨。
“你觉得……”
“从哪个方向入手比较合适?”
如果了解情况,高育良肯定比自己清楚,
所以沙瑞金自然想听听他的看法。
高育良轻轻吸了一口烟,语气平静地说道:“你心里早就有了答案,还来问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