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失去统一指挥的敌军,在红军分割包围和凌厉攻势下,迅速土崩瓦解。部分敌军试图依托村落或高地顽抗,但在红军灵活的战术和不怕牺牲的猛攻下,也很快被歼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仅仅三个多小时,山谷中的枪声便逐渐稀疏下来,只剩下零星的追击和打扫战场的声响。
战报雪片般飞向军团前指:歼敌三千余人,俘敌近两千,缴获枪支弹药、电台、骡马物资无数,敌少将师长在混战中趁乱逃脱,但其师部主要军官及文件大多被俘获。红军自身伤亡数百人,可谓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打得好!哈哈!”贺龙总指挥难得地开怀大笑,用力拍着林峰的肩膀,“林参谋长,你这提前一击,神来之笔!一下子就把敌人打懵了!”
恽代英政委也面露欣慰:“首战告捷,意义重大!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也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林峰谦逊地笑了笑,但内心并未完全放松。脑海中的推演模块虽然因能量注入而稳定了些,但他能感觉到,其范围仍然有限,且对精神力的消耗极大。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模块模糊地感应到,在更远的北方,那个代表敌中路军主力的、庞大而凝实的黄色光团,在得知先锋受挫后,并未慌乱,反而散发出一种更加谨慎、但也更加危险的“势”。它停顿了下来,堡垒修筑的速度似乎加快了。
“总指挥,政委,”林峰收敛笑容,提醒道,“我们虽然取得了开门红,但陈诚主力未损。敌人必然会调整战术,更加注重堡垒依托和集团推进。接下来的战斗,恐怕会更加艰苦。”
贺龙和恽代英闻言,神色也重新变得凝重。他们知道,林峰说得对。观音山之战只是一道开胃菜,第四次反“围剿”最惨烈的阶段,尚未到来。
雨,依旧在下。冲刷着战场的血迹,也模糊着未来的视线。胜利的喜悦是真实的,但前路的艰险,也同样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