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织网之术(上)·材料筹备

女族人们主动承担起晾晒纤维的工作,叶带领着大家,将纤维均匀地铺在石板上,每一块石板都铺得薄薄的,确保纤维能快速晒干。“大家分着来,一人负责几块石板,定时翻动,别让纤维晒糊了。”叶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女族人们分工明确,很快就将所有纤维都晾晒妥当。

另一边,男族人们则继续处理葛藤,将刮掉硬皮的纤维芯按照粗细分类:粗一点的纤维芯用来做渔网的主绳,细一点的则用来辅助编织。张轩还教大家将葛藤纤维芯浸泡在河里——经过水的浸泡,纤维芯会变得更加柔韧,不易断裂。“浸泡一个时辰就行,不能泡太久,不然纤维会变软,没有拉力了,”张轩站在河边,看着族人将纤维芯放进水里,“泡好后,拿出来晾干,然后就可以开始搓绳子了。”

浸泡纤维芯的间隙,张轩开始教大家搓绳子。他拿起几根晒干的树皮纤维,将纤维的一端对齐,用左手固定,右手握住纤维,向一个方向用力搓动。随着手部的转动,原本松散的纤维渐渐拧成一股,形成了一根细细的绳子。张轩一边搓,一边讲解:“搓的时候,要用力均匀,让纤维拧得紧一点,这样绳子才结实。一根绳子不够粗,可以把几根细绳子合在一起,再搓一遍,就能变成粗绳子了。”

族人们看得认真,纷纷拿起树皮纤维,模仿着张轩的动作搓了起来。一开始,大家的动作很生疏,要么用力过猛,把纤维扯断,要么拧得太松,绳子一拉就散。石尝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搓出一根像样的绳子,不由得有些急躁,把纤维扔在地上,说道:“这东西怎么这么难搓?手都酸了,还是搓不好。”

张轩走过去,捡起地上的纤维,重新递给石,笑着说道:“别急,慢慢来,一开始都这样。你看,左手要把纤维固定好,不能让它动,右手搓的时候,要跟着纤维的纹理走,不是用蛮力。”他再次握住石的手,手把手地教他搓绳子,感受着手部的力度和转动的节奏。

这一次,石慢慢找到了感觉,手中的纤维渐渐拧成了一根细细的绳子,虽然不算太均匀,但总算是成型了。石看着手中的绳子,兴奋地说道:“轩神,我搓成了!我真的搓成了!”他像个孩子一样,举起绳子向其他族人展示,脸上满是自豪。

其他族人受到鼓舞,也更加用心地练习。叶学得很快,她的手比男族人更灵巧,手指轻轻转动,纤维就听话地拧成一股,很快就搓出了一根均匀且结实的细绳子。“大家看,搓的时候手指要灵活点,跟着节奏转,别太用力,”叶一边演示,一边教身边的女族人,“你们看,这样搓出来的绳子又匀又结实。”在她的指导下,女族人们搓绳子的技巧进步很快,搓出来的绳子质量也越来越高。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山林里,将树叶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经过一天的忙碌,族人们收获颇丰:处理好的葛藤纤维芯堆成了小山,晒干的树皮纤维也有了不少,还搓出了一大批粗细不一的绳子。张轩看着地上的成果,满意地点了点头:“今天大家做得很好,材料差不多够了,明天我们就开始编织渔网。大家回去后,把今天搓好的绳子收好,别弄湿了,明天一早,我们还在这里集合。”

族人们纷纷应和,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他们扛着处理好的材料,提着搓好的绳子,慢悠悠地向部落走去。石走在张轩身边,看着手中的绳子,感慨地说道:“轩神,以前真没想到,这些不起眼的藤蔓和树皮,还能做成这么有用的绳子。等渔网做好了,我们一定能捕到很多鱼!”

“不止是捕鱼,”张轩说道,“绳子还能用来捆东西、建房子、做陷阱,以后用处多着呢。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身边的很多东西,都能变成有用的宝贝。”

回到部落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石楼和厕所旁的夜光石开始散发柔和的光芒,照亮了部落的小径。女族人们将搓好的绳子挂在石楼的屋檐下,避免被露水打湿;男族人们则将葛藤纤维芯和树皮纤维堆放在干燥的山洞里,用树叶盖好,防止受潮。

叶回到山洞,还在想着白天搓绳子的技巧。她拿出自己剩下的一点树皮纤维,借着窗外夜光石的光芒,继续练习搓绳子——她想明天能带领女族人们织出更细密的网眼,帮部落多捕些鱼过冬。

张轩回到石楼,坐在客厅的木椅上,喝了一口温热的开水。他看着窗外夜光石的光芒,听着部落里渐渐平息的喧闹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织网只是为过冬做准备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教大家编织渔网、设置捕鱼陷阱、学习冰下捕鱼的技巧……但他并不着急,他有足够的耐心,一点点引导部落走向更好的生活。

夜色渐深,部落里的族人都已入睡,只有夜光石的光芒依旧柔和地亮着,守护着这片刚刚开始走向文明的土地。张轩躺在床上,脑海中勾勒着渔网织成后,族人在河边捕鱼的热闹场景——男人们撒网,女人们分拣鱼获,孩子们在河边嬉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张渔网,更是部落走向安稳生活的希望,是他用天启之力,为这片原始大陆带来的又一份温暖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