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打磨箭头的人也有了成果,他们用坚硬的燧石(张轩指导他们找到的,质地坚硬,容易打磨成锋利的形状),磨出了十几个尖尖的箭头,每个箭头都有手指长,一端锋利,另一端则磨出了凹槽,方便绑在箭杆上。
当所有材料都准备就绪时,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部落的空地上,给每个人的脸上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张轩看着堆在地上的弓臂、弓弦、箭杆和箭头,对众人说道:“现在,我们开始组装弓箭。”
他拿起一根处理好的桦树干(弓臂),又拿起一根接好的野鹿筋(弓弦),说道:“首先,要在弓臂的两端各刻一个凹槽,用来固定弓弦。凹槽不能太深,否则会把弓臂弄裂;也不能太浅,否则弓弦容易滑出来。”
说着,他用石斧的尖端,在弓臂两端各刻了一个大约两指宽、一指深的凹槽,凹槽的方向与弓臂垂直,正好能卡住弓弦。然后,他将弓弦的两端分别卡进凹槽里,用力拉了拉弓臂,让弓弦绷紧。此时,原本笔直的桦树干微微弯曲,形成了一个流畅的弧形,一张简易的弓就做好了。
“大家看,这就是‘弓’。”张轩举起做好的弓,对众人说道,“拉弓的时候,要用手握住弓臂的中间,另一只手拉住弓弦,把弓拉成满月状,然后把箭搭在弓弦上,瞄准目标,松手就能把箭射出去。”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根做好的箭杆,将箭头绑在箭杆的一端(用细兽筋缠绕固定),然后将箭杆的另一端搭在弓弦的凹槽里,双手握住弓,轻轻拉开,对准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喊道:“看好了!”
话音刚落,他松开拉弦的手,只听“咻”的一声锐响,箭像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射向大树,“噗嗤”一声,箭头深深扎进了树干里,箭杆还在微微颤抖。
这一次,箭扎进树干的深度,比之前用树枝藤蔓演示时深了一倍还多!
“天啊!”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石和岩更是激动地跑到树旁,用力拔了拔箭,却发现箭头扎得太紧,竟然一时拔不出来。
“太厉害了!轩神,这弓箭也太厉害了!”石兴奋地大喊,“有了这东西,下次遇到野猪群,我们一定能把它们全部猎回来!”
周围的人也纷纷欢呼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喜悦。他们终于相信,这看似简单的弓箭,真的能改变部落的狩猎方式,让他们不再受野兽的威胁,还能获得更多的食物。
“大家不要急,每个人都能学会做弓箭,也能学会用弓箭。”张轩笑着说道,“现在,大家分成几组,一组跟着我学做弓,一组跟着岩学做弓弦,一组跟着石学做箭,剩下的人继续准备材料。明天早上,我们争取让每个人都能有一把自己的弓箭!”
众人轰然应诺,立刻按照张轩的安排分组行动。张轩则带着学做弓的人,一步步讲解如何刻凹槽、如何固定弓弦、如何判断弓的弹性是否合适;岩则带着人继续处理野鹿筋,教大家如何接弦、如何打结;石则带着人打磨箭头、绑箭头、处理箭杆,每个人都学得格外认真。
夜幕降临,部落里点燃了火把和松脂灯,火光将空地照得如同白昼。大家丝毫没有倦意,依旧在忙碌着,火把的光芒映着他们兴奋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木头、兽筋和汗水的味道,却充满了希望的气息。
张轩看着这一幕,心中也十分欣慰。他知道,弓箭的出现,不仅仅是给部落带来了一种新的武器,更重要的是,它能让部落的狩猎效率大幅提升,食物来源更加稳定,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充足的准备。而且,制作弓箭的过程,也让部落里的人学会了分工合作、耐心细致,这对于部落的发展来说,同样重要。
夜深了,第一把完整的弓箭终于由石亲手制作完成。他兴奋地拿起弓箭,按照张轩教的方法,拉弓、搭箭、瞄准,虽然动作还很生疏,箭也只射出去了十几步远,却已经让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轩神,我做到了!我做出弓箭了!”石像个孩子一样,举着弓箭跑到张轩面前,兴奋地喊道。
张轩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做得很好,石。明天开始,我们还要练习射箭,让大家都能百发百中。”
此时,岩也拿着自己做的弓箭走了过来,他的弓箭比石的更结实,拉弓时的弹性也更好。“轩神,你看我的!”岩说着,拉弓射箭,箭虽然没有射中目标,却射出去了二十多步远,比石的还要远。
众人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虽然大多还很简陋,却都充满了成就感。张轩看着大家手中各式各样的弓箭,心中知道,弓箭的时代,已经在这个原始部落里,正式拉开了序幕。
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月光洒在部落的土坯房和刚做好的弓箭上,仿佛在见证这个部落的又一次蜕变。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弓箭的普及,部落的狩猎能力会越来越强,人口会越来越多,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而他,作为这个部落的“神”,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推他们一把,然后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火把渐渐熄灭,部落里的人也带着疲惫和兴奋,回到了自己的土坯房休息。张轩站在空地上,拿起一把刚做好的弓箭,轻轻拉了拉弓弦,感受着木头和兽筋传来的力量。明天,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部落时,一场关于弓箭的训练,又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