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得知了山洞周围绝对安全以后,大伙儿就都忙活了起来。
其中任务最为繁重也最高兴的,就是张父。
山洞深处,有一个古朴的中药柜。
这药柜上下七层,左右各十二个抽屉,每个抽屉上都用毛笔字写着药名。
经历这么多年,柜子的铜扣已经磨得发亮,但依然结实耐用。
清晨,张父提着新采的草药走进药材区。
他把药篓放在地上,先将切药的刀消毒。
接着就开始忙活他的药匣子。
他拿起了一根半干的黄芩根茎,这黄芩根粗壮结实,正是药性最好的时候。
他用左手稳稳按住黄芩,右手持刀,薄薄的切片顺着刀刃落下,每一片都切得均匀透亮,露出里面金黄的色泽。
切好的黄芩片被轻轻摊放在竹筛上,等待晾干。
这时张母走进来,手里拿着刚摘的薄荷:
“老头子,你看这薄荷要不要现在晾上?”
张父接过薄荷闻了闻:
“得先把叶子摘下来,连着枝晾会影响药性。”
两人配合着,很快就把薄荷叶铺满了半个竹筛。
张母看着药柜说:“今年天热得早,防暑的药材得多备些。”
“正是这个理。”
张父拉开药柜最上层的一个抽屉,里面是去年存的金银花,
“这些快用完了,得赶紧补上。”
“你说也真是奇了,太阳都没了怎么升的温呢?”
等到药材被晾干,他用手指轻轻一捏,发出脆响,确认可以保存了以后,就把黄芩片小心地装进一个棉布袋,系紧袋口。
然后套上干净的塑料袋密封起来放入药材柜。
接着是车前草。
干燥后的叶片微微卷曲,呈现出深绿色。
张父用手轻轻揉搓,把叶片揉成适当的大小,然后装进另一个布袋。
他在袋口系上一块小木牌,用炭笔写上车前草和日期。
蒲公英也就是婆婆丁,不仅能蘸酱吃也能煮水喝,是消炎败火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