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君臣之间、将领之间都得一条心,才能打败敌人,互相猜忌那可不行,肯定得吃败仗。”
朱棣:“老丈人这话说得在理啊!就拿以前来说,允炆侄儿使了个反间计,给我儿高炽写封信,想让我对高炽起疑心。还好高炽这孩子实诚,把信原封不动地拿给我看,这才没让猜忌闹出啥大祸来。”
朱高炽:“是啊,所以说这君臣、父子之间可不能互相猜忌,要是当时我没那么做,我这皇帝宝座可就坐不上咯,估计就得便宜我二弟高煦那小子了。”
朱允炆:“……”
秦良玉:“天启四年,秦民屏跟着巡抚王三善在陆广打仗,结果打输了,王三善自己先跑了。但秦民屏在大方把贼兵打得落花流水,打了好几场胜仗。
可退兵的时候,被贼兵偷袭,奋战至死。秦民屏的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突围出来了,但也受了重伤。
我就上书朝廷,请求抚恤他们。朝廷就追封秦民屏为都督同知,还给他立了祠堂祭祀,他两个儿子封了参将,秦翼明、秦拱明也升为副总兵。”
朱元璋:“他们名字都带‘明’字啊,真是忠心耿耿,我很欣慰。”
朱厚熜:“这么忠勇的将领,太难得了。秦将军一家满门英烈,为大明江山立下大功,太值得敬佩了。”
朱厚照:“可不是嘛,秦将军这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儿,朝堂上那些贪生怕死的大臣可比不上。”
朱祁钰:“可惜啊,就算有这么厉害的将领,朝廷里还是有不少心怀鬼胎、互相算计的人,太误国了。”
朱祁镇:“唉,从古到今,朝堂上都这样,那些奸臣就想着给自己捞好处,才不管国家死活呢。”
朱允炆:“希望后世子孙能有眼力见儿,多任用像秦将军这样的好人,让咱大明江山稳稳当当的。”
朱元璋:“我也盼着后世子孙能有这眼光和本事。秦将军,你接着说,后来又咋了?”
秦良玉:“公元1630年,就是崇祯三年,永平四座城失守了,我接到诏令去救援京城,还拿出自己家的钱当军饷。
我带着秦翼明、秦拱明兄弟,还有白杆兵直奔京城。崇祯皇上特意下旨,在平台召见我,还赏赐了彩币、羊和酒,还写了四首诗来夸我功劳大。”
朱棣:“皇帝专门写诗表扬,秦将军这功劳可不小啊。那四首诗你还记得不?”
朱元璋:“我还挺好奇,能让后世皇帝专门写诗,诗里都写了啥。”
秦良玉:“第一首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第二首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