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胡氏父子也是没出息,打不过就往海里钻,以为水能挡刀枪?设卫所控制要害,这招跟我守宁远一个思路——卡住关键地方,敌人就动不了。”
解缙:“哎哎,安南那边产的胡椒可不错!打下来之后,贡品里多了不少,炒菜香得很(流口水表情包)。”
姚广孝:“解缙你就知道吃。设布政使司是把安南纳入版图,这叫‘改土归流’的雏形,往后教化、赋税都好推行,比光打下来不管强。”
杨士奇:“我那会儿看奏章,交趾刚设省时,地方官天天上奏说‘百姓认咱们的规矩了’,虽然有点夸张,但至少没出大乱子。”
朱高煦:“这仗打得一般!换我去,根本不用那么多步骤,直接带骑兵冲进去,三下五除二就完事。”
朱棣:“你懂什么?安南跟漠北不一样,山地多,骑兵施展不开。张辅他们稳扎稳打,才没留后患。当年你在白沟河冲太猛,忘了差点被围?”
朱高炽:“二弟还是适合当先锋,全局谋划还得靠爸爸。”
朱佑樘:“成祖爷这是把安南当成自家地盘经营了,设立三司、卫所,跟内地一个制度,这才叫真正的‘纳入版图’。比后来光喊口号不做事强。”
秦良玉:“就是!打下来是本事,管得好才是真功夫。安南后来虽然有点反复,但至少那会儿服服帖帖的,没给朝廷添乱。”
徐达:“跟我当年打云南一个路数,打完就得驻兵、设官,让当地人知道‘现在归大明管了’。女婿你小子,学我学得挺快。”
朱元璋:“天德你少吹牛!朱棣这招比你当年狠点,直接改名字、设三司,一步到位。就该这样,占了就得攥紧,别跟小猫钓鱼似的。”
马秀英:“就是别太苛待当地百姓,刚归降就得安抚,不然容易生乱。棣儿你应该想到了吧?”
朱棣:“母亲放心,下诏时就说了‘轻徭薄赋’,先让他们吃上饭,再谈别的。治国跟带兵一样,恩威并施。”
朱见深:“哎,那安南人学咱们的文字、规矩,会不会跟学蒙古话似的别扭?”
朱祁钰:“总比他们自己瞎折腾强!至少咱们的制度比他们的管用,没看见后来不少安南人考咱们的科举吗?”
秦良玉:“静一静了,让永乐皇上接着说。”
朱棣:“详细说的话得说好久,所以简单概括下,安南就翻篇,接下来说鞑靼。1409年,永乐七年二月,我派使节去鞑靼,说‘咱们和好,我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没想到,使节被杀,我大怒,说‘逆命者就得消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棣:“当年七月,我派淇国公丘福当征虏大将军,带十万大军征讨鞑靼。但丘福先带千把人到了胪朐河(同“庐曲”音),轻敌冒进、指挥失误,和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一起战死,他带的人马也在胪朐河全没了。我又震怒,决定亲征。”
朱高炽:“丘福这也太冒进了,十万大军啊,就这么折在胪朐河,心疼得我都想少吃两碗饭。打仗跟吃饭一样,得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
秦良玉:“十万大军覆没,这跟头栽得够狠!鞑靼杀使节在先,本就理亏,丘福还送上门去让人家捏,这操作看得我急得想摔枪。永乐皇上亲征是对的,不打出威风来,北边永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