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最气人的是,后来皇上居然把耿通大人办了,理由是‘离间父子’,这不明摆着偏听偏信嘛!”
戚继光:“这就跟打仗时轻信斥候的假情报似的,能不败吗?还好太子爷沉得住气,换作是我,早提刀找那俩王爷理论了。”
仁孝皇后徐氏:“高炽这孩子就是太能忍,每次被俩弟弟挤兑,回来就闷头处理政务,我看着都心疼。有回我劝他,不行就跟你爸说说。他说爸心里有数。”
朱棣:“我当然有数!就是看他能不能扛住事,扛不住的话,这太子位坐着也不稳当。”
朱高炽:“爸,您就别埋汰我了。当时我就想着,只要把事情做好,别的都无所谓。再说了,真跟二弟三弟吵起来,不是让您更烦心吗?”
朱厚照:“还是太子格局大!换作是我,非得给那俩王爷的椅子上钉几颗钉子,让他们瞎嘚瑟!”
海瑞通过秦良玉分享的二维码加入群聊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0)
朱厚熜:“我去,谁把他放进来了?这可是三进宫啊,第三次进皇帝群了!”
朱厚照:“堂弟,你没看见上面的字吗?是不是炼丹把眼睛炼迷糊了?”
海瑞:“既然都认识,那就请继续吧。”
杨士奇:“1414年,永乐十二年九月,皇上第二次北征,命黄淮、金问、我、杨溥等辅助皇太子监国。
汉王抓住这个机会,天天琢磨着抢太子位,还造谣动摇监国地位,顺便中伤黄淮他们。
皇上因此以皇太子派来迎接车驾的人太慢,而且奏书写得不像话为由,说这都是辅导的人不称职!于是就把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黄淮他们给抓了。”
朱厚照:“好家伙!汉王这是趁火打劫啊?跟我玩捉迷藏时故意把灯笼吹灭一个套路!不过把杨溥他们都送进去了,够狠的啊!”
朱厚熜:“堂兄你少打比方,这是谋逆级别的操作。成祖爷也是,就因为迎驾慢了点、奏书写得糙了点,就把辅政大臣下狱?怕不是被朱高煦灌了迷魂汤续杯了吧?”
小主,
秦良玉:“嘉靖皇上慎言。不过汉王这招造谣言确实阴损,跟战场上放冷箭似的,防不胜防。黄淮、杨溥几位大人招谁惹谁了,平白无故躺枪。”
朱祁镇:“朱高煦你这也太不地道了!欺负文臣算什么本事?有能耐跟我当年亲征似的,真刀真枪干一场啊!”
朱祁钰:“哥你可别吹了,你亲征那回差点把家底赔光。人家汉王这是‘智取’,虽然路子野了点,但效果倒是立竿见影——就是太不光彩。”
朱高煦:“谁不光彩了?我那是实话实说!我大哥迎驾慢了就是慢了,奏书写得没水平就是没水平,难道还不让说?再说了,那几个文臣天天围着大哥转,早该敲打敲打了。”
徐达:“敲打?我看你是想一锅端吧!辅政大臣是帮太子稳定朝局的,你把他们都弄进去,朝堂乱了对你有什么好处?跟当年我打陈友谅时,有人想烧我粮草一个德性!”
杨士奇:“徐将军说到点子上了。当时我看着黄淮、杨溥被带走,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就怕下一个轮到自己。汉王的人跟盯贼似的,连我喝口茶都有人记录‘太子党羽怠政’。”
戚继光:“这就跟守城时内部出了奸细似的,防外还得防内,最是头疼。还好杨大人你稳住了,不然太子监国真成了孤家寡人。”
仁孝皇后徐氏:“当时我急得直跺脚,跟皇上说,孩子们斗就斗,别牵连大臣,他倒好,说朕自有分寸。结果呢?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比北平被围时还紧张。”
朱棣:“我那是敲打太子!让他知道监国不是儿戏,身边人不靠谱就得换!再说了,后来不都放出来了吗?”
杨溥:“放出来是后来的事了,我在里面啃了十年冷馒头呢!(委屈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