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8)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2)

朱厚熜:“@朱棣 成祖爷,接下来这话题,您指定感兴趣——《永乐大典》”

朱厚照:“堂弟,往常都是我先开聊,今儿轮着你炫了是吧。”

朱雄英:“《永乐大典》?”

秦良玉:“啥?《永乐大典》?我没看错吧。”

朱厚熜:“堂兄,我这是正事,你那叫瞎折腾。”

朱棣:“《永乐大典》?那不是我永乐朝的书吗?嘉靖你这是啥意思?”

徐阶:“永乐皇上,是这么回事,嘉靖年间的《永乐大典》有俩版本,一个是正版,就是永乐皇上您那会儿的原版。”

朱厚照:“另一个是堂弟搞的盗版吧?”

朱厚熜:“堂兄你说啥呢?成祖爷的是正版,我那是副本。”

朱雄英:“那跟盗版也差不多吧[捂嘴笑表情包]”

徐阶:“我接着说,《永乐大典》分两个版本,大家习惯把永乐年间的第一个叫正本,嘉靖年间重抄的叫副本。现在能见到的都是嘉靖副本。

皇上登基后,更是把这书当必备参考书,还经常在朝堂上引用。嘉靖三十六年宫里失火,皇上立马让手下上文楼抢《大典》,一晚上下了三四道谕旨,急得不行,可见这书在他心里多重要。”

朱厚熜:“@朱雄英 什么盗版?那叫抢救性备份!当年宫里着火,我连夜让人抢《大典》,差点把太监们累断腿,这叫重视文化遗产懂不。”

朱厚照:“抢书比抢皇位还积极?要是炼丹炉着火,你是不是也这么急!”

朱元璋:“嗯,不错。嘉靖你还算有点良心,没让这宝贝烧了。”

朱棣:“算你小子有眼光!《永乐大典》可是我召集全国才子编的,比你们后世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强多了。你能重抄一份,算你有点见识。”

朱高煦:“不就是堆破纸吗?着火了抢它干嘛?”

朱雄英:“汉王这就不懂了吧,《永乐大典》可是咱大明百科全书,比现在的搜索引擎还全,嘉靖能抢救并重抄,这功劳得记一笔。”

朱棣:“@朱高煦 你小子就这点眼光,幸亏没让你当皇帝。”

秦良玉:“当年平叛时,不少地方志都参考过《大典》里的记载,确实是宝贝。嘉靖皇上能这么上心,难得。”

朱高煦:“@朱棣 爸爸,我就是随口一说嘛。”

海瑞:“保护典籍,功在千秋。皇上这事干得,比炼丹强百倍。要是能把这份心思用在治国上,何愁天下不治。”

徐阶:“当年重抄《大典》,召集了不少翰林院学士,抄了整整六年才完工。皇上天天催进度,比催炼丹还勤。”

胡宗宪:“抗倭时查沿海地形,《大典》里的古地图帮了大忙!难怪皇上要拼命抢,这玩意儿真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