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隆庆皇帝朱载坖(5)

秦良玉:“王崇古坚守不出是对的!蒙古人就盼着咱们出战,咱们按兵不动,他们耗不起,这心理战玩得溜。”

戚继光:“那会儿我在蓟镇都做好备战准备,就怕谈崩。还好高阁老他们稳住了,不然又得开打。”

张居正:“当时朝堂吵翻天,有人说该杀把汉那吉,有人说该送回去。是皇上拍板善待来者,才让俺答看到诚意。”

海瑞:“处置得当!既彰显大明气度,又清除内奸。但俺答兵临城下,可见边防仍需警惕,不能因一时和平就放松。”

朱厚熜:“我当年要是遇到这事儿,估计又得让方士算一卦……”

朱载坖:“主要是王崇古、高拱他们有办法。把汉那吉在大明住得挺舒坦,俺答那边也松口,这才有了后来的和议。”

朱载坖:“在这事儿里,大明和鞑靼通过沟通增进了了解,俺答也借着这机会再次提出封贡互市。我采纳高拱、张居正建议,跟俺答议和。

1570年,隆庆五年三月初八,我亲自下令执行和蒙古的通贡互市协议,允许册封俺答为顺义王。

同年,边境市场正式开放,各地客商都赶过来做生意。同时开展互市贸易,互通有无,缓解了和北方蒙古族的矛盾,让北方汉、蒙人民有了安定生活环境,也加强了两族人民团结。

北部边境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安宁景象,从那以后再也没爆发过蒙古族大规模入侵事件。这就是隆庆和议!”

朱厚照:“册封顺义王?这是给俺答发荣誉市民证啊,不过能换边境安宁,值了!比我当年亲征省事多了。”

朱元璋:“互市就互市,别叫什么顺义王!给他点好处可以,不能让他觉得咱怕他,只要不打进来,做生意随便。”

朱棣:“我当年打服蒙古才开互市,你这先开互市再册封,也算另一种思路,只要能稳住北边,叫啥无所谓。”

朱雄英:“这就叫化干戈为玉帛吧,蒙古人能换铁锅茶叶,咱能换牛羊战马,谁还愿意打仗。”

秦良玉:“边境市场开放那天,我听说汉蒙百姓一起摆摊,蒙古姑娘还跟咱这边的绣娘学绣花呢,这比打仗强百倍。”

戚继光:“互市一开,蓟镇的兵都能睡安稳觉了!以前天天盯着烽火台,现在就看着商队来来往往,踏实。”

小主,

张居正:“皇上册封时特意强调不割地、不赔款,只算平等贸易,这底线守住了,才没留下后患。”

海瑞:“隆庆和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得派忠臣镇守,严防边将勾结,才能长久。皇上此举,堪比汉唐和亲,却更有风骨。”

朱载坖:“主要是汉蒙百姓都盼着安稳日子。市场交易额一天比一天大,谁还想动刀动枪。”

朱载坖:“下面的话,还是请张居正说吧。”

张居正:“皇上由于纵欲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难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