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厉兵秣马

王城的主帐内飘着诱人的香气,铜炉里炖着的羊肉咕嘟作响,汤汁翻滚间,撒上一把从中原换来的香料,瞬间香气四溢。李砚坐在铺着白虎皮的软垫上,看着案上琳琅满目的菜肴,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

生活质量的提升,是从那批中原厨子到来后开始的。

这些厨子大多来自关中世家,有的擅长炖菜,有的精于烧烤,甚至还有人会做点心。李砚没客气,将自己所知的现代烹饪手法——勾芡、爆炒、腌制,一股脑儿地教给了他们。起初厨子们对这些“离经叛道”的做法颇有微词,但当看到爆炒羊肉的鲜嫩、糖醋排骨的酸甜后,便彻底服了气,潜心钻研起来。

“大可汗,尝尝这道‘拔丝奶豆腐’。”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厨子小心翼翼地端上一盘金黄的食物,上面还冒着热气。

李砚夹起一块,放入口中,外酥里嫩,甜而不腻,奶香味十足。他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比之前的烤奶豆腐多了几分滋味。”

厨子脸上露出喜色,躬身退下。

如今的主帐,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有烤肉和奶茶的简陋帐篷。案上的餐具换成了中原运来的瓷器,菜肴既有草原的豪迈——整只烤羊、手抓肉,也有中原的精致——松鼠鱼、翡翠白玉汤,甚至还有厨子们创新的“草原烩三鲜”,用蘑菇、羊肉、青菜炖煮,鲜得人舌头都要吞下去。

这种安逸的日子,让李砚偶尔会生出几分懈怠,但每次看到帐外操练的士兵,便会立刻警醒——享受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若没有强大的武力,再好的美食也守不住。

与改善伙食同步进行的,是兵工厂的建设。

李砚深知,想要维持霸权,光靠缴获和交易来的兵器远远不够。他在王城以西、盐湖附近、黑石山脉和北部草原,各建立了一座兵工厂,由工匠营统一管辖,老工匠担任厂长,配备最精良的工具和最充足的铁矿。

“四座兵工厂,分工不同。”李砚站在兵工厂的图纸前,对负责监工的巴特尔说,“王城的兵工厂,专门打造铁鹰卫的重甲和长矛;盐湖的,负责箭矢和轻骑兵的弯刀;黑石山脉的,利用当地的铜矿,铸造盾牌和甲片;北部的,专注于反曲弓的制作。”

巴特尔连连点头,手里的炭笔在兽皮卷上飞快地记录着。他如今已是左贤王,掌管东部事务,却依旧亲自过问兵工厂的事——他知道,这是神鹰部的根基。

走进王城的兵工厂,只见炉火熊熊,烟雾缭绕,十几个铁匠光着膀子,抡着大锤,叮叮当当地敲打铁器。一个老师傅正在指导学徒打造长矛,他手持小锤,时不时在铁坯上敲一下,大锤便跟着落下,力道分毫不差。

“这杆矛,要再淬三次火,才能保证韧性。”老师傅的声音沙哑却有力。

李砚站在一旁,看着通红的铁坯在水中发出“滋啦”的声响,渐渐变得乌黑发亮。他知道,这些兵器将是未来征战的利器,容不得半点马虎。

“铁矿还够用吗?”他问老师傅。

老师傅躬身道:“回大可汗,黑石山脉送来的铁矿品质很好,再加上与中原换来的精铁,足够支撑三个月的打造。只是……锻造甲胄的熟铁,还是有些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