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龙旗场

养龙池的冰面在春日暖阳下渐渐消融,裂开的纹路里渗出细碎的水光,映出上空盘旋的气运金龙。李砚站在唤龙台中央,指尖的龙气与金龙共鸣,一股浩瀚的威压扫过长安,再顺着地脉蔓延至万里之外——这是他第一次清晰地感知到,整个地球的灵气都在向大秦汇聚,像无数条溪流奔涌向大海。

“陛下,美洲都护府奏报,落基山脉的最后一个印第安部落已被肃清。”内侍捧着鎏金奏报,声音因激动而发颤,“李洵殿下带着霜牙蛟凿开了部落藏身的冰洞,俘虏全部贬为矿奴,从此美洲再无异族踪迹!”

李砚接过奏报,鎏金的封皮在阳光下泛着暖光。奏报上,李洵的字迹比去年沉稳了许多,详细描述了围剿的过程,字里行间却难掩少年人的意气:“儿臣已在冰洞旧址立下石碑,刻‘炎黄故土’四字,让后世子孙皆知此地归属大秦。”

“好。”李砚将奏报折起,目光投向西方,“让工部给美洲送百门水龙炮,再从养龙池舀十桶灵液,霜牙蛟立了大功,该好好滋养。”

话音刚落,又有内侍匆匆赶来,手里举着非洲都护府的加急文书:“陛下!非洲腹地的黑巫部落降了!他们的图腾柱被周烈将军劈成了柴火,首领的头颅挂在部落门口,剩下的人都跪在地上求降,说愿世世代代做大秦的奴隶!”

李砚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黑巫部落是非洲最后一个反抗的势力,据说能召唤毒蛇与沙暴,难缠得很。周烈用了三年时间,先是断了他们的水源,再放火烧了他们的圣林,最后用破邪弩射杀了他们的大祭司,才换来今日的投降。“告诉周烈,降俘不必押送矿场,直接分给各封地当祭品,祭祀时用他们的血浇灌灵田,能让收成再增三成。”

内侍领命而去。唤龙台上只剩下李砚与气运金龙,金龙似乎感应到他的心意,发出一声震彻寰宇的龙吟,龙身猛地舒展,竟遮蔽了半个天空。李砚能“看”到,金龙的鳞甲上正浮现出地球的轮廓——欧亚大陆的驰道如银线交织,非洲的矿山似星点密布,美洲的灵田像绿毯铺展,连南洋的岛屿都清晰可见,每一寸土地都插着绣着蛟龙的大秦龙旗。

“整整三十年。”李砚轻声感叹,指尖划过冰冷的玉石栏杆,栏杆上的龙纹已被他摩挲得发亮,“从长安到罗马,从沙漠到冰原,总算让这天下彻底清净了。”

三十年前,他刚继承大统时,大秦的疆域还局限在中原;三十年后,龙旗已插遍地球的每个角落。欧洲的城堡变成了大秦的行省治所,罗马的元老院被改造成了粮仓;印度的神庙成了驿站,恒河岸边种满了从长安移植的灵稻;非洲的部落聚居地化作了种植园,黑奴们在甘蔗田里挥汗如雨;美洲的丛林被开辟成了牧场,印第安人的头骨被做成了镇地的石碑。

这一切,都离不开“消耗”二字。用罗马俘虏的尸骨铺就驰道,用印度贱民的鲜血浇灌灵田,用非洲黑奴的汗水滋养甘蔗,用印第安人的灵魂安抚地脉——李砚从不避讳自己的手段,在他看来,想要让炎黄子孙独占这颗被灵气眷顾的星球,就必须用最彻底的方式清除“杂草”。

“陛下,后宫的舞姬们排了新舞,说是要为陛下庆贺寰球一统。”皇后的声音从台后传来,她穿着绣满凤凰的礼服,身后跟着一群捧着乐器的宫女,“还有各封地送来的贺礼,美洲的赤金、非洲的钻石、南洋的珍珠,堆了满满三个库房。”

李砚转身走下唤龙台,皇后自然地挽住他的手臂。两人并肩走过白玉桥,桥下的流水里,几条银蛟正悠闲地游弋,鳞片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这些都是皇子们留在长安的“灵宠”,它们的同伴早已随着皇子们的脚步,扎根在世界各地的江河湖海,成为大秦疆域的“活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