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山东军区的整军活动

陈榘来了精神:“司令员,你这招高明啊,要是真能找到大煤矿、大铁矿,咱们的兵工厂就能放开手脚干了,说不定,还能给友军支援点,”

黎昱也表示了支持:“这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决策。寻找和开发矿产资源,不仅能解决我们当前的困难,更是为根据地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同意立即着手进行。”

“好,”张百川见意见统一,立刻部署:“这件事我亲自抓。老陈,你协助,抽调工兵和警卫部队,准备配合勘探和初期的矿区保卫工作。政委,老肖,人才的摸排和动员,就交给你们了。要快,”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山东军区开始围绕“三整”和“寻矿”这两大任务高效运转起来。

各旅、各团的“淬火班”增加了政治学习和纪律整顿的内容,一些作风涣散、纪律松弛的干部被点名批评,甚至撤换。地方政权也开始清理整顿,一批群众反映不好的基层干部被撤职查办,同时选拔了一批有文化、有热情的青年充实基层。

与此同时,一场特殊的人才搜寻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几天后,肖桦拿着一份名单兴冲冲地找到张百川。

“司令员,找到了,还真找到几个宝贝,”肖桦难掩兴奋:“一个是原北洋大学矿冶系的学生,叫赵明诚,因为参加抗日活动被开除,三年前来的根据地,现在在沂蒙山区一个县里当文书。还有一个是老家东北的,叫马宝山,以前在抚顺煤矿当过技术员,‘九一八’后逃进关内,辗转到了咱们鲁南,目前在第四旅的修械所帮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百川接过名单,仔细看着:“好,太好了,立刻把这两个人请到军区来,还有,通知下去在整个根据地发动群众,提供矿藏线索,特别是那些老矿工、老猎人,他们熟悉当地情况,”

在沂水县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张百川见到了穿着褪色军装、显得有些拘谨的赵明诚。

“赵明诚同志,别紧张。”张百川笑着让他坐下,“听说你是学矿冶的?”

“是,司令员,我在北洋大学只读了一年多,学艺不精……”赵明诚有些腼腆。

“一年多年也比我们这些大老粗强,”张百川摆摆手,“咱们根据地要发展,需要煤和铁,需要找到矿。你觉得,在咱们鲁中、鲁南这片,有希望找到吗?”

谈到专业,赵明诚的眼睛亮了起来,拘谨也少了几分:“司令员,有希望,根据地质构造理论,鲁中南山区,特别是沂水、蒙阴、莱芜这一带,处于重要的成矿带上。历史上就有民间小煤窑和小铁矿的记载。只是缺乏系统勘探。”

“好,有信心就好,”张百川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由你牵头,组建一支地质勘探队,需要什么人,需要什么工具,你列个单子,尽快给我动起来,先把鲁中核心区摸个底,”

“是,司令员,”赵明诚激动地站了起来,敬了一个不算标准的军礼。